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美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

原称《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乘英法联军攻陷天津之机,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18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签订于天津海光寺。共三十款。主要内容:美国公使得随时到北京“暂住”,清政府若允许其他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国一例照办;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湾(选定台南)为通商口岸,中国官员当保护美国人通商,准许美国商人在中国各通商口岸租地建屋、修建医院、教堂和坟茔;清政府应保护美国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美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两国人在中国争讼,中美官员应会同办理,美国人在中国犯罪, “应归领事官按本国例惩办”;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嗣后大清国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利益、政事交往等事情”,只要是美国尚未享有者或本条约所无者,“亦当准大合众国官民一体均沾”。

猜你喜欢

  • 周公作洛

    周公营建东都洛邑的事迹。据《尚书·洛诰》等古文献记载,周公东征取得胜利后,为了镇抚商遗民和控制整个东方地区,决定在洛水北面的瀍涧二水附近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营建工作自周公摄政五年开始,至七年完工

  • 齐万年反晋

    西晋时关中氐族人民的反晋斗争。郝散、郝度元兄弟的反晋斗争,给秦(今甘肃天水)、雍(今陕西西安西北)二州的氐、羌族人民极大鼓舞。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氐族豪帅齐万年,在泾阳(治今甘肃平凉西北)率众起

  • 吴汉入蜀之战

    东汉初年平定巴蜀割据者公孙述的战役。新莽时公孙述任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后举兵割据巴蜀, 自立为蜀王。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成都称帝,号成家,建元龙兴。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刘秀派岑彭、吴汉率师入蜀

  • 白朗起义

    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白朗,字明心,河南省宝丰县大刘村人。由于当地封建剥削沉重,又经常闹灾歉收,农民生活困苦,不断发生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1911年10月白朗在宝丰一带领导

  • 陈东上书

    北宋末南宋初以太学生为主的群众性请愿斗争。陈东,字少阳,徽宗时入太学。时值宋朝政治极度黑暗腐败,内忧外患交加。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钦宗继位,陈东率太学生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王黼、朱勔、李

  • 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见“中俄密约”。

  • 僚族起义

    唐前期四川少数民族起义。唐太宗征高丽无功而还,伺机再次东征,乃令强伟等役民赶造战船。重役摊及四川僚族。僚族无技造船,不得不雇佣潭州(治今湖南长沙)人,大船一艘,往往庸绢二千二百三十六匹。除出绢雇人造船

  • 隋灭陈

    隋朝建立后,杨坚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军事实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曾命大将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南攻陈朝,因时机不成熟,旋即班师。尔后杨坚不断派兵烧毁陈朝储

  • 同文馆之争

    清末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之一。1862年(同治元年)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诉等奏准设立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相当于小学程度。1866年(同治五年)奕訢等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延聘洋人为

  • 明宗之死

    元明宗和世㻋被害事件。和世㻋系武宗长子,仁宗时封为周王,命出镇云南。中途出走金山(即阿尔泰山),与察哈台后王结合。其弟图帖睦尔,英宗时出居海南,泰定帝时召还,封怀王,居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