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东沟海战

大东沟海战

又名“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海战。1894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第二天上午,正待返航,突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所率舰队寻衅。中午双方交战。北洋舰队列阵迎敌,以主力舰“定远”、“镇远”居中主攻。丁汝昌在旗舰“定远”号上指挥,因飞桥震断跌落重伤,总兵刘步蟾代为督战。开战不久,即有数艘日舰被击伤,其中“比睿”、“赤城”重创,北洋小舰“超勇”、“扬威”分别中弹沉没和搁浅。日舰避开“定远”、“镇远”攻势,绕至北洋舰队侧后袭击,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陷于被动。爱国官兵拼死奋战, “致远”号重伤,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下令鼓轮撞击日舰“吉野”,不幸中鱼雷沉没,全舰二百五十名官兵除少数遇救余皆壮烈殉国; “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力战阵亡,其舰力战良久,中弹沉没。而“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见“致远”号沉没,令转舵逃跑,已搁浅的“扬威”号被其撞沉。吴敬荣管带的“广甲”号在逃跑途中触礁。由于“镇远”、“定远”等舰的力战,最后北洋舰队再次嬴得主动, 日舰首先撤退。是役持续近五小时,先后参战的北洋舰队大小军舰计十三艘,丧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等号,余亦程度不同受损,人员伤亡一千左右。参战日舰十二艘,皆被创伤,数艘重创,人员伤亡约三百。

猜你喜欢

  • 同文馆

    亦称京师同文馆。1862年(同治元年)奕訢等奏准设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设英、法、俄文三馆,招收十三四岁以下的八旗子弟入馆学习。1866年(同治五年)奕訢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德文、日文馆,招

  • 白朗起义

    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白朗,字明心,河南省宝丰县大刘村人。由于当地封建剥削沉重,又经常闹灾歉收,农民生活困苦,不断发生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1911年10月白朗在宝丰一带领导

  • 各省都督代表会议

    辛亥革命时期独立各省筹建中央政府的临时机构。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不少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布独立。11月9日(九月十九日)和11日(九月二十一日)武昌和上海两地分别发出通电,

  • 咨议局

    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在各省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下诏“预备立宪”, 次年10月 (九月)谕令各省督抚在省会筹设咨议局,作为地方的咨议机关, “并为资政院储才之阶”。19

  • 山东机器局

    清末山东创办的军事工厂。1875年(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准创办于济南北郊泺口。调委徐建寅为总办,薛福辰为会办。创办经费约三十万两左右。1877年(光绪三年)正式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火药、铜帽、拉火

  • 黄俄罗斯计划

    沙俄吞并中国东北的侵略计划。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梦想建立一个“俄罗斯——中华帝国”。其子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加紧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扩张活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

  • 《春秋》三传

    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春秋》及其三传均为儒家经典组成部分。《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修订或著作,为春秋时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

  • 爱国学社

    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进步学校。1902年4月(光绪二十八年三月)蔡元培、章炳麟、黄宗仰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进行革命运动。是年夏,上海南洋公学当局压制学生言论自由,激起学潮,二百多名进步学生愤而退学

  • 后周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51年,后汉权臣郭威灭后汉而建立的王朝。郭威出身贫寒,后应募从军,先后随石敬瑭、刘知远征战,屡建功绩,官至后汉枢密使、邺都(今河北大名)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后汉末年,吏治败坏,

  • 昌邑坚壁战

    汉景帝时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重要战役。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奉命出击吴楚,出发前对景帝说:楚兵剽悍,不可与争锋,只能命令梁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坚守,以断绝吴楚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