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海起义

张海起义

北宋仁宗时今陕、豫、鄂三省交界处农民起义。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夏,陕西大旱,饥民达二、三百万。八月,张海、郭貌(邈)山,党君子、范三、李宗等人,聚众千余人起义于商州(今陕西商县)。随后即转战于陕、豫、鄂三省边界。京西路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宋廷大震。急派曹元哲率禁军前往镇压。起义军遂长驱南下,进迫豫西及鄂北之襄(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均(今湖北均县西北)、郢(今湖北钟祥)等州及光化军(今湖北光化)界。旋有邵兴率士兵五百余人及铸钱监三千余役兵响应,声威大震。至年底遭宋大军围剿,失败于汉中(今属陕西)。

猜你喜欢

  • 天圣诏书

    北宋仁宗时规定佃客身份地位的一项诏令。仁宗即位后,鉴于佃客身份低下,许多佃客被强行编入税户,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国家正常的财政收入和社会安定,而南方诸路尤甚。故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十一月,诏令江淮

  • 地动仪

    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太史令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测验地震的仪器。又称侯风地动仪。地动仪用精铜铸造,形状象一个大酒樽。樽顶上有凸起的盖子可打开。樽外部装饰有篆文和山龟鸟兽的花纹,周围有按东、西

  •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

    清初甘肃地区的回民起义。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三月,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起义,接连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兰州、狄道 (今甘肃临洮)、渭源

  • 藏印议订附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 民元约法

    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一片石战役

    李自成亲征山海关的战役。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后,据守在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曾一度准备投降,但由于阶级利益的冲突,终与农民军为敌。李自成于永昌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十三日,亲率二十万大军东征,

  • 三顾茅庐

    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事件。汉末诸葛亮由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到荆州(治今湖北襄阳)避难,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刘备为争雄天下,招揽人才,听取谋士徐庶建议,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不顾天寒,连

  • 刘裕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末期,刘裕执掌朝政,为缓和矛盾,抬高个人声望,刘裕遂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率军北伐南燕。六月,攻占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大城,燕主慕容超兵败, 退守小城,

  • 王如起义

    西晋流民起义。晋室“八王之乱”期间,关中部分流民到宛城(今河南南阳)一带就食,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晋将山简、杜蕤,派兵押送流民返回关中。流民被逼无奈,王如率众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打败山简和杜蕤,攻占

  • 太平军北伐

    1853——1855年(咸丰三年至五年)太平军为夺取北京而进行的远征,亦称“太平军扫北”。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不久,便于1853年5月(咸丰三年四月)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部北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