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德寿陁锁起义

德寿陁锁起义

金后期契丹人民起义。金朝统治确立后,女真贵族对契丹等北方各族人民实行残暴统治,不断引起反抗。承安二年(公元1196年)十月,德寿与陁锁在信州(今吉林怀德秦家屯)领导上京路(今黑龙江阿城一带)特满等六群牧所契丹人民起义,建元身圣,众号数十万。镇戍北京路(今内蒙古宁城一带)的诸乣军千余人也起而响应。义军转战于懿(今辽宁阜新东北)、锦(今辽宁锦州)二州间,打击金朝统治。后遭完颜襄等所部金军残酷镇压,失败。

猜你喜欢

  • 范缜论神灭

    范缜为齐梁之际人,出身寒门,博通经术,尤精《三礼》。南齐永明年间,为宰相肖子良宾客。肖子良笃信佛教,招揽宾客,于西邸大讲佛经。范缜对佛教深恶痛绝,与肖子良进行激烈争论,驳得肖子良哑口无言。范缜写了《神

  • 海都之乱

    元世祖忽必烈与元成宗铁穆耳统治时期蒙古诸王海都发动的武装叛乱。海都系窝阔台之孙,合失之子。蒙哥即大汗位后,镇压了窝阔台后王的反抗,海都心怀不满。蒙哥死,海都支持阿里不哥,对抗忽必烈。阿里不哥败降,海都

  • 宗法制

    我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并且维系不同等级贵族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是由古代父家长制结合周代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制定的。其表现形式为:周王自称天子,被确定为天下的大宗

  • 商汤灭夏

    商汤灭葛以后,又陆续灭掉了韦、顾、昆吾等夏的与国, “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控制了整个东方地区,于是在伊尹的辅佐下兴兵灭夏。这时,夏朝在桀的统治下正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外而诸侯叛离,内而民众反抗,广大

  • 州牧

    官名。西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州),部(州)设刺史。刺史只是监察官吏,没有固定驻地,官阶低于郡守,秩六百石。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官秩上升为二千石,汉哀帝时复称刺史,后又称

  • 武丁征伐多方

    商代和西周初年的古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把王畿周围的异姓部族称作“方”。因其数众多,总称“多方”。武丁时期,与商敌对的方国主要有土方、邛方、鬼方、羌方等,他们大都位于商的西北面,其中土方和邛方还经常

  • 董才起义

    辽天祚帝时南京(今北京)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正月,南京道易州涞水县(今河北涞水)人董庞儿(原名董才)聚众万余人发动起义,屡败官兵,对南京构成严重威胁。被辽廷诬称为“剧贼”。二

  • 振武学社

    武昌起义前湖北的革命团体。1910年9月18日(宣统二年八月十五日)由群治学社改组而成。1910年(宣统二年)湖北群治学社被清湖广总督瑞澂侦破,致使该社活动陷于停止。李六如、祝制六、杨王鹏、章裕昆在新

  • 许淮屯田

    曹操在许都(今河南许昌)和淮河流域的屯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解决军粮问题,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等人建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许都地区开始屯田,收效很大,这是民屯的开始。

  • 克林德事件

    1900年6月19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太后感到权位受到威胁,决定对外宣战,并照会各国驻华使节在二十四小时内离京赴津。各国公使联名函复总理衙门,请求延期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