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

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之间的一场斗争。公元1259年,南下伐宋的蒙哥汗死于合州(今四川合川)城下,汗位归属遂成为蒙古宗室矛盾斗争的中心。当时,留守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的拖雷幼子阿里不哥遣阿蓝答儿发兵于漠北诸部,脱里赤括兵于漠南诸州,积极图谋汗位。正在攻宋前线的忽必烈闻讯,急忙于鄂州(今湖北武昌)与南宋言和, 迅速回师。次年三月,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位, 建元中统。阿里不哥亦随即在和林称帝(一说阿里不哥称帝在前),并遣阿蓝答儿以及玉木忽儿、哈刺察儿等分别率军南下。忽必烈一面设官分职,以“汉法”治中原,争取汉族地主武装与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一面派廉希宪赴京兆(今陕西西安),清除阿里不哥势力,稳定关中。七月,忽必烈亲征阿里不哥。九月,忽必烈部将合丹、八春、汪良臣等在姑臧(今甘肃山丹境内)击杀阿蓝答儿与浑都海。忽必烈进军和林,阿里不哥逃往吉利吉思(苏联图瓦自治州北叶尼塞河、阿巴根河流域)。忽必烈留宗王移相哥守边,而自返开平。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秋,阿里不哥偷袭移相哥,挥师南下,忽必烈慌忙率军迎敌,在昔木土脑儿击败阿里不哥。阿里不哥粮草兵械不足。起初,他命阿鲁忽主持察合台汗国事,为他筹集粮草,但阿鲁忽不久就背叛了他。阿里不哥盛怒之下又发动了对阿鲁忽的战争。他大肆屠戮阿鲁忽管下无辜兵民,致使他的许多将领为之寒心而纷纷叛去。阿里不哥走投无路,遂于中统五年七月归降了忽必烈。

猜你喜欢

  • 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在王莽代汉称帝二十年后,复兴汉室,史称光武中兴。刘秀称帝建汉后,逐步镇压农民起义军,扫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天下。他废除王莽苛政,取悦民心,平冤免罪,约法省刑,稳定社会秩序;广罗人才,封功臣,

  • 保路同志会

    四川人民在保路风潮中组成的保路团体。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将以前准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即出卖给帝国主义,因而湘、鄂、川、粤四省迅速掀起保路风潮。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四川成

  •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

    清末留日学生的反清革命活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是南明永历帝死亡二百四十周年, 4月26日(三月十九日)是明崇祯帝自缢纪念日。章炳麟、秦力山等十人倡议,于此日在东京召开“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

  • 两淮山水寨

    南宋初年淮南地区民间抗金义军据点的统称。金军渡淮南下,淮南东西路各地农民、渔民和部分由前线溃退下来的士兵,在洪泽湖、高邮湖、巢湖、缩头湖、鼍潭湖、大别山及大运河沿岸,构筑山寨水寨,组织抗金武装,打击敌

  • ?葛之战

    春秋初年周王室与郑国发生的一次战争。周平王时,郑武公和郑庄公相继任周王朝卿士,把持朝政,引起平王不满,平王企图用虢公分郑伯之政。后来,双方用交换质子的办法以求矛盾的缓解,但相互间并不信任 (参见“周郑

  • 王二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年间,陕北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以墨涂面,冲进

  • 定川寨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好水川战役后,西夏继续攻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闰九月,西夏发兵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命副总管葛怀敏督率诸寨兵抵御。西夏诱宋军主力至定川寨(今宁

  • 穆王征犬戎

    周穆王对西北少数族犬戎的征伐。据《国语·周语》记载,犬戎在西周初年属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进贡方物。穆王借口犬戎进贡不及时,亲自领兵对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谋父劝阻而不听。征伐的结果,只取得四白狼、四

  • 岳飞被害

    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后不久,宋高宗赵构即令岳飞、张俊、韩世忠三帅回临安,一举夺其兵权。旋即遣使对金求和。金乘机示意“必杀飞,始可和”。秦桧遂唆使其死党右谏议大夫万俟高等上章诬陷岳飞在柘皋之役中拖延出兵和主

  • 抗俄铁血会

    清末创建于东北的抗俄反清革命组织。创建者为河北丰润人丁开嶂,京师大学堂第一班毕业生,曾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丁开嶂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慨,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