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

太平军驻留广西永安期间,太平天国进行的军政建设。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历经九个多月的战斗,于1851年9月25日(咸丰元年闰八月一日)攻克广西永安州(今蒙山),进行了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整顿和建设,主要内容为: (1)整顿军纪。洪秀全发布一系列诏令,重申严禁兵将私藏战斗中的缴获品,一切财物归公,巩固圣库制度,要求全军将士恪守天条天令,严守军事纪律,警惕敌人诱惑,同心协力杀敌。并且惩处了周锡能等奸细,用实例教育将士。还刊刻公布了《太平诏书》、《太平军目》、《太平条规》等文件,其中《太平条规》包括《定营规条》和《行营规矩》各十条,对军事纪律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成为太平军的一部重要军事法规。(2)分封诸王。12月17日(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发布封王诏令,封左辅正军师中军主将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右弼又正军师前军主将肖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后护又副军师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 “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秦日刚、胡以晃、罗大纲等重要将领也分别授于丞相、总制等职。还确立了自上而下为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的官阶系统。这样,就健全了太平天国的组织领导体制,使革命政权初具规模。(3)颁行《天历》,规定礼制。为了表示新开天朝与旧世之别,用新的正朔否定旧正朔,宣布将旧历法废除,改用“天历”。此外,还颁布了《太平礼制》,规定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繁杂的礼仪制度。

猜你喜欢

  • 奴儿干都司

    明代在东北设置的地方军政机构。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太祖时设辽东都司。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元朝奴儿干东征元帅府的旧址,即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地方,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

  • 废分封设郡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地方行政的重大改革。中国自西周以来实行分封制。诸侯世袭,形成尾大不掉、地方割据的局面。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与县平行。战国

  • 五九国耻

    1915年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二十一条”,经过秘密交涉,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复辟帝制的支持,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于5月9日承认了日本政府提出的要求,丧权

  • 伊利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十三世纪中叶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成吉思汗西征期间即已攻占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公元1231年窝阔台又遣大将搠里蛮西征,攻灭花剌子模算端(意为国王,今译为苏丹) 札阑

  •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9年,唐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所建。王审知祖、父两代,世为农民。黄巢大起义爆发后,随其兄王潮参加王绪起义军。不久,王绪一军归附秦宗权,旋又为秦宗权所攻,遂南渡长江,转入福建。后王潮

  • 抗倭斗争

    十四到十六世纪中国军民抗击沿海地区日本海盗集团的斗争。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和战国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混战。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一些封建主、没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到中

  • 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 自

  • 桂陵之战

    参见“围魏救赵”。

  • 废王立武

    唐高宗废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一事。参见“武周代唐”。

  • 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了巩固北部边防,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结合起来,决定从南京迁都北平(今北京)。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起,明朝政府对元大都进行大规模改建,征集了全国优秀工匠和百万民工,建造皇城、皇宫。布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