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喇印、丁国栋起义
清初甘肃地区的回民起义。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三月,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起义,接连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兰州、狄道 (今甘肃临洮)、渭源、河州(今甘肃临夏),有众十万。因战线太长,被清军击破。不久米喇印在靖远战败,被俘牺牲。丁国栋继续抵抗,并由甘州进据肃州(今甘肃酒泉)。次年冬,肃州城破,丁国栋被杀害,起义失败。
清初甘肃地区的回民起义。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三月,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起义,接连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兰州、狄道 (今甘肃临洮)、渭源、河州(今甘肃临夏),有众十万。因战线太长,被清军击破。不久米喇印在靖远战败,被俘牺牲。丁国栋继续抵抗,并由甘州进据肃州(今甘肃酒泉)。次年冬,肃州城破,丁国栋被杀害,起义失败。
中国佛教宗派。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亦称慈恩宗。由分析法相而表达唯识真性,故又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法相宗主要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所依经典据称为六经十一论。窥基编
宋辽间一次重要战役。宋军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圣宗与承天后亲督耶律休哥等率兵大举攻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十一月,宋瀛州(今河北河间)都部署刘廷让等领兵数万沿海北上,趋燕京(今北京),以图牵制辽军南下
战国时,楚灭越,越人分散,其进入今福建境内的一支,与原七闽土著相结合,形成闽越。秦击败闽越人、设闽中郡。秦末农民战争中,闽越首领无诸等参加反秦战争,后又佐汉灭楚。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
春秋末年吴为称霸中原召集中原诸侯举行的盟会。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在战败齐国,威服鲁、卫等诸侯的基础上,会晋、鲁二国国君及周卿士单平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会上,晋、吴二国争做盟主、相持不决。这时,
战国时燕国为扩张领土对东北方少数民族东胡的进攻。燕昭王时,燕将秦开在东胡作人质,很受东胡信任。回国后,率军袭破东胡,东胡退却千余里。此后,燕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赤城独石口附近;一说今河北怀来,即秦汉
南宋理宗时一次政治改良活动。理宗即位后,权臣史弥远以拥戴之功擅政, 独相达九年。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十月,史弥远死,理宗始得亲政,遂诏改明年为端平元年。命郑清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罢逐史氏亲信同党
东汉末年益州农民起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马泰、高胜在郪(今四川中江东南)领导农民举行起义,反抗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备的统治。起义群众达数万人,后转战资中县,被犍为(治今四川彭山东)太守
清太宗皇太极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进行的改革。皇太极继位后,在政治上加强集权, 建立起一个权力集中的强有力的政权。在军事上,为加强八旗兵的战斗力,扩大兵源和平衡满族八旗旗主、贝勒们的军事势力,创
又称荆南,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24年,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所建。高季兴,原名高季昌,少为人家僮,后随养主归朱全忠,以军功迁至颍州(今安徽阜阳)防御使。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为朱梁封为荆南节度使,
汉武帝末年的农民起义。汉武帝时,长期战争,加重了农民赋税徭役负担。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徐勃(一作㪍)在泰山、琅琊一带举行武装起义。他们攻城克邑,夺取兵器,诛杀官吏,释放被囚禁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