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贰师西征大宛

贰师西征大宛

汉代西域国家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以农牧业为主,尤以产汗血马著名。为打破匈奴对西域的控制,增强汉在西域的威望,并获得其良马,汉武帝派使者持重礼求大宛贰师城(今苏联吉尔吉斯西南部马尔哈特)善马,大宛予以拒绝,并杀汉使。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军西征大宛,因粮草不继失败。太初三年,复调集士兵六万人,并组成庞大的运输队伍,由李广利率领二次西征大宛。沿途各国出粮草,当向导,汉军行进顺利。汉军围大宛,断其水源,攻破外城,俘其勇将。大宛贵人乃杀大宛王,归服汉朝。汉军选择善马驹,立昧蔡为大宛王,结盟罢兵而还。

猜你喜欢

  • 和尚原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富平(今陕西富平)战役后,金军占据关陕大部,并谋深入川蜀。宋将吴玠、吴璘兄弟乃收集散卒退保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积粟缮兵列栅,为固守计,以扼金军入川要冲。绍兴元年(1131年)

  • 王振专权

    宦官王振,初侍英宗于东宫,英宗即位后,命掌司礼监,倍加宠信,呼为“先生”。王振擅作威福,贪污受贿,矫旨引荐同党,陷害政敌,凡是对他不满的人,均遭迫害。公侯勋戚尊他为“翁父”。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所建。马殷少为木工,后应募从军,隶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部将孙儒。孙儒为杨行密攻杀后,又随其别将刘建锋西走湖南,攻取潭州(今湖南长沙)。乾宁三年(公元896

  • 正隆官制

    金海陵王颁行的中央新官制。因其正式颁行于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故称“正隆官制”。参见“海陵改制”。

  • 向戌弭兵

    春秋后期,宋国向戌约集各国举行的停止兵端的盟会。鄢陵之战后,晋国公室逐渐衰微,政权下移,各卿族互相兼并,加上齐、秦等国外患,复萌与楚平息兵争的愿望。楚国在鄢陵战败后,愈益受制于新崛起的吴国,也显示出不

  • 汝州之役

    唐末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军战胜唐军的一次重要战役。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黄巢率军围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为唐平卢节度使宋威击败。宋威虚报战果,声称王仙芝已死,并遣返诸道兵,为农民军

  • 契丹大字

    契丹族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阿保机称帝建国后,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正月命耶律突吕不等人,以汉字隶书之半增损之,拼读契丹语,创制多音符方块文字数千,于当年九月颁行。与汉字并用。后世称之为契丹大字。

  • 兰州机器制造局

    简称兰州机器局,前身为西安机器制造局。系从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调募熟练工人,购买机器建成。1872年(同治十一年)新疆形势吃紧,左宗棠行营迁至兰州,西安机器局拆迁至兰州,由精熟机器制造的记名提督赖长

  • 三长制

    北魏时期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魏初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宗强族有大量隐庇户口,不负担国家赋役。为使豪宗强族的依附民口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动人手,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元宏接受

  • 销兵

    秦始皇为了防止人民起义,维护其统治而销熔民间兵器的措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令“收天下兵, 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金人即铜人。据《三辅旧事》称:铜人各重二十四万斤(一说各重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