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郑和(公元1375——1435年),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洪武时被阉入宫,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太监。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与副使王景弘奉成祖之命,率水手、船师、卫兵、工匠、医生、翻译共二万七千多人,乘“宝船”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远航“西洋”,于永乐五年返国。以后又于永乐五年至七年、永乐七年至九年、永乐十一年至十三年、永乐十五年至十七年、永乐十九年至二十年、宣德六年至八年多次出海远航。最后一次从南京下关的龙湾出发,远达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到过占城(今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苏禄(今菲律宾)、满刺加(今马来半岛西南部)、古兰丹(今马来半岛东南部)、彭亨(今马来西亚)、苏门答腊、阿鲁(今苏门答腊北部)、爪哇、旧港、南勃里(今印度尼西亚)、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榜葛刺 (今孟加拉)、柯枝、古里(今属印度)、忽鲁谟斯(今属伊朗)、祖法儿(今阿拉伯半岛佐法儿)、阿丹(今属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红海的亚丁)、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属索马里)、竹步(今属索马里)、麻林(今属肯尼亚)、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航行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葡萄牙人华斯哥·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还要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每次出使远航,都满载中国瓷器、茶叶、铁器、铜器、农具、丝绸、纻丝、金银等各类商品,与亚非诸国贸易,换回象牙、香料、宝石等海外奇珍异宝。因此,人们把这些船称为“宝船”。所到之处,受到各国人民的盛情接待。很多国家在和他们接触之后派使臣来中国贸易。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中国人民同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南洋各地至今还保留着郑和的不少遗迹。为纪念郑和,印尼中部一地,以“三保垅”命名,并建有“三保公庙”。泰国也建有“三宝塔”。印度古里建有纪念碑。我国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岛,都是为纪念郑和的航海事业而命名的。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记叙途中见闻,对研究中外交往史都很有价值。

猜你喜欢

  •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

    见“广州新军起义”。

  • 飞钱

    唐代出现的一种替代货币的票券。起于宪宗时期,当时商业发达,交换频繁,而货币缺乏,且携带不便,各地方政府更不准货币出境。于是各地在长安的商人遂将售货所得货币。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及各军各使等官署,或交各

  • 严光垂钓

    东汉初年名士严光隐居垂钓的故事。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严光(一作严遵),字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一起学习经书。刘秀即皇帝位后,严光变更姓名,隐居于齐国泽中, 披羊裘垂钓。刘秀命图画严光形貌四处访求,将

  • 庆历党争

    宋仁宗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朋党之争。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具有革新思想的范仲淹等曾因上书言时政之弊,忤宰相吕夷简,被指为朋党,遭到贬黜,朝论大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朋党之议暂息,范仲淹出任

  • 军国民教育会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由拒俄义勇队改组而成。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拒俄义勇队受到破坏后,一部分较激进的留学生如黄兴、陈天华、秦毓鎏等不顾清政府的高压政策,在拒俄义勇队的基础上建立了军国民

  • 至大通宝

    元代铜钱名。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开始铸造发行,一文当至大银钞一厘。同时,铸大元通宝,一文当至大通宝十文,两种铜钱与前此所印行的中统钞、至元钞,至大银钞以及前代铜钱一同使用。至大四年,仁宗即位,以

  • 三巡江南

    隋炀帝一生先后三次巡行江南。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通济渠开通。八月,炀帝即乘龙舟首巡江都(今江苏扬州)。随行人员达一、二十万,各类船只达数千艘,首尾相接二百余里,挽船士达八万余人。骑兵夹岸护送

  • 督办政务处

    清末推行“新政”的特设机构。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逃亡西安的清朝行在政府发布“变法”上谕,实行“新政”。4月21日(三月三日)诏立督办政务处,派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荣禄、

  • 三辅

    西汉管辖京畿地区的职官。西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部),统治京畿的长官初沿袭古制称内史。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和都尉,始有三辅之称。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辖长安等十

  • 侵缅战争

    元朝对缅甸的侵略战争。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十年,元朝两次遣使诏缅国蒲甘王朝那罗梯诃波王归附纳贡,均未达目的。至元十四年,缅王以干额(今云南盈江)总管阿禾内附,出兵数万进犯,为元军所败。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