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

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1843-1919)撰。谦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同治举人。光绪年间选授象山县教谕。精于历代边疆地理及域外地理考证。著有《蓬莱轩舆地学丛书》,是书为丛书内一种。自序称:辽时北边部落甚多,而元修《辽史》不立“外国传”,以元距辽时代稍远,从前旧国,尽已沦亡,文献无征,难以搜求事实。且主笔者多汉人,不明域外情形,遂任其阙佚。然传虽不立,“部族”、“属国”二表稍纪事略,而“百官志二”、“兵卫志中”亦杂载外国国名,虽重复纷拏,毫无条理,欲为详考各部地所在,殊属难事,今姑就“百官志”中所列王府者,计四十余国为主;有遗,采他条补之;其绝无可考者,不论大小各部,均付阙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曰:“总之,是书于辽之外国,致力实多。所谓本人为之甚劳,后人检之甚便者,亦其类也。”可供参阅,但其中错讹阙漏者极多。有浙江图书馆刊本。

猜你喜欢

  • 豳风广义

    三卷。清杨屾(生卒年不详)撰。杨屾,字双山,兴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平生从未出仕。杨屾从《诗经·豳风》中的诗出发,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杨屾为了求得实

  • 董子

    一卷。周董无心(生卒年不详)撰。关于董子的生平事迹,文献记载极略。《汉书·艺文志》云:“《董子》一篇。注:名无心,难《墨子》。”《隋书》、《旧唐书》、《宋史》等并称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云《董子

  • 徐相国年谱节略

    一卷。清徐右翌撰。右翌,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纪其伯父徐桐生平。徐桐,字荫轩,汉军籍,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徐桐与载漪、刚毅等试图利用义和

  • 东安县志

    二十二卷,清李光昭修,周琰纂。李光昭,字潜严,浙江山阴县人。由监生任武清县丞,乾隆八年(1734)任东安知县。周琰,字西序,浙江萧山县人。东安县志创于明嘉靖年间,后屡修之。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

  • 易义古象通

    八卷。明魏浚(生卒年不详)撰。魏浚字禹卿,号苍水,松溪(今福建松溪)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除本书外,还著有《方言据》、《西事珥》、《纬谭》、《峡云阁存草》等书。此

  • 方壶词

    三卷。附《水云词》一卷。宋汪莘(1155-?)撰。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吕原明门人,亦与朱熹、真德秀等友善。宋宁宗嘉定年间,以布衣上封事,不用。后退而筑室柳溪之上,环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以

  • 周易象义合参

    十二卷。清吴德信撰。吴德信字成友,九江人。此书以《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各自为篇,而以《彖传》、《象传》仍零散附着于经文之内。此书用的是宋人所传郑氏之本。其体例是将《本义》大写

  • 二知轩文存

    三十四卷。清方浚颐(1815-1889)撰。方浚颐字子箴,号梦园。定远人。道光年间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官四川按察使,两淮盐运使,广东布政使。著有《二知轩文存》。此集三十四卷,卷一至卷二有论六十二篇,卷

  • 河图洛书考

    无卷数。清王崧撰。王崧字伯高,号乐山,云南浪穹人。嘉庆进士,曾官山西武乡县知县。作者认为唐以前说易诸家所言河图洛书多为空言立说,毫无根据,而宋儒作河图二式,并列于经传,但不知从何处所得。此书据《东都事

  • 中都储志

    十卷。明张良知撰。张良知,字幼养,山西安邑(运城)人。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南京户部员外郎,监督收放粮斛。时撰是书。其卷一为典制、卷二为部使、卷三为公署、卷四为经赋、卷五为仓库、卷六为官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