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经楼文钞

七经楼文钞

六卷。清蒋湘南(1795-1860?)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道光五年(1825),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目为中州第一人。翌年,入京都应朝考,此后数次应礼部试皆不第。直至二十一年(1841)始获科挑二等,选为教职。曾主同州书院讲席、关中书院讲席。纂修《关陕通志》,又著《卦气表》、《华岳图经游艺录》、《庐山纪游》、《春晖阁诗钞》等。此编卷前有王济宏《序》、马子贻《重刻蒋子潇先生诗文遗集叙》、阎彤恩《原序》、刘元培《〈七经楼文钞〉目录序》,卷末有庐正烈《后序》。又辑入《蒋子遗书》。正文六卷,共录文九十六篇。刘元培评曰:“先生之文以力矫伪八家为主,故归震川、方望溪两家之法有所不用,以八家之流弊皆自两家开也。”(《〈七经楼文钞〉目录序》)可见蒋氏论文与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大相径庭。刘元培又谓:“其文撷经之精,溶汉之髓,大而入细,奇不乖纯。无一字凿空,无一论涉狎,自成一家之法,故可废时人之法。”(同上)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初刻,同治八年(1869)与九年(1870)重刊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李淑毅等点校本。

猜你喜欢

  • 空山易解

    四卷。清牛运震撰。牛运震字阶平,号真谷,滋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任平番县知县。其学博涉群书,对于金石考据的功夫最深。对经义也颇有研究。该编努力将汉、晋、唐、宋易学通而为一。但大旨主理不主

  • 筹洋刍议

    一卷。薛福成(1838-1894)撰。薛福成,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同治六年(1867),副贡生,入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以劳绩历保选用同知。后随李鸿章办洋务。光绪十年(1884),授浙江宁绍台道

  • 石田杂记

    一卷。明沈周(1427-1509)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为人耿介独立,博极群书,风神萧散,以绘画名于当世,未仕。著有《石田集》、《石田诗集》等。《石田杂记》所

  • 诗纬集证

    四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其父陈寿祺亦是经学家,陈乔枞传其父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等,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陈

  • 删补颐生微论

    四卷。明李中梓(见《内经知要》)撰。作者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证经验,总结出一些观点,多为后世医家所遵循,如“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阴在

  • 密勿稿

    三卷,毛纪撰。毛纪(1463-1545),明山东掖县人,字维之,号峰逸叟。成化丁未(1487)年进士。正德(1506-1521)中以吏部左侍郎迁礼部尚书,寻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嘉靖(1522-15

  • 宋宰辅编年录

    二十卷。南宋徐自明撰。徐自明,字诚甫,号慥堂,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富阳主簿,除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终永州知州。除此书外,尚编著有《零陵志》十卷,《浮光图志》三卷。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上起太祖建

  • 建平县志

    二十四卷,清茅成凤修,刘震、施晋修等纂。茅成凤,字容庵,浙江山阴人,官文林郎,康熙三十七年(1698)春来任建平县知县。建平旧志,创始于明嘉靖十年县令连矿,续修于朱之楫,至清代,张正中复修之,教谕赵廷

  • 转注考

    《比雅》亦名《转注考》,详见《比雅》。

  • 孙文垣医案

    见《孙氏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