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夷考略

东夷考略

三卷。茅瑞征撰。茅瑞征,字伯符,明代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知泗水县(今山东泗水县),调黄冈,擢兵部职方主事,升郎中,历福建参政,湖广右布政使,晋南京光禄寺卿,壮年即解甲归田。解官后,自号苕上愚公,又称淡泊居士,工于诗史,著有《象胥录三大征考》、《虞书笺》、《禹贡汇疏》、《淡泊斋集》。《东夷考略》一书原题苕上愚公撰,共分三篇:《女直记》、《海西记》、《建州记》,主要记述秦汉以来女真部落的沿革、海西女真的发展及建州女真的崛起,万历(1573-1620)末年以前努尔哈赤兴起的情况。此书可贵之处是卷首有辽东全图、开铁图、开原控带外夷图、沈阳图、广宁图、海运饷道图、苕上愚公传,前有考原,末附东事答问。述明朝防辽之法,为答客问体。因茅瑞征曾历兵部,目睹当时情状、亲历其事,故记述特详。其中对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的关系、辽东诸夷与明廷关系、明对辽的用兵如萨尔浒之战等有考证、有记述、脉络详明,足裨史事。另外对明朝军旅之弊、辽饷之滥、明廷的慌恐无策,也毫不避讳,其中间涉清初史事,亦最详明、系统,故此书所记比较确实,在明季已传诵一时。当然此书也有出入重复、博闻失实之处。可惜此书在乾隆(1736-1795)年间入全毁书目,原书已不可得,抄东错误百出,已失去本来面目,但日本东京内阁文库藏有天启刻本、东洋文库所藏藤田氏所得刻本,后有近代学者罗振玉抄本洋文库藏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题为“清初史料四种本”。

猜你喜欢

  • 庾子山集注

    十六卷。清倪璠(生卒年均不详)撰。倪璠字鲁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四十四(1705)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见闻博洽,好为骈体文,又长于史学。著有《神州古史考》、《方兴通志文》及《补辽金元三史艺

  • 周易古文钞

    三卷。明刘宗周(1758-1645)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京破后,绝食而死。事迹县《明史》本人传。刘宗周与黄道周在明末都以善《易》

  • 曲阜县志

    六卷。清孔弘毅原本,孔胤淳续修。孔胤淳,康熙初年由廪生任曲阜知县。按曲阜志,创修于明嘉靖中藩僚孔弘干,再修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孔弘复,弘复由廪生袭曲阜令,三修于崇祯八年(1635)孔弘毅,此志为

  • 陶庐杂录

    六卷。也称《陶庐杂咏》。清法式善(1753-1813)撰。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人称梧门先生。原名远昌,乾隆帝为改此名。乾隆进士,官翰林,主持坛坫,垂三十年。后散馆授检讨,官至侍读学士。曾任四库馆提调

  • 灵山县志

    十二卷,清黄元基修,吴苏海纂。黄元基,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灵山县知县。吴苏海,时任教谕。灵县自明代以来叠遭兵燹,卷帙散失,文献无徵。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林长存,博采耆旧,

  • 纯正蒙求

    三卷。元胡炳文(1250-1333)撰。胡炳文字仲虎,徽州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潜心朱熹之学,延祐中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世称云峰先生。著有《云峰集》十卷、《春秋集解》、《周易本义通释》等。自晋李

  • 事物考

    八卷。明付岩(生卒年不详)撰。付岩字野清,义乌(今浙江金华)人。崇祯七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本书在高承《事特纪原》的基础上,稍加增益。增加了明代的地名、官制、礼仪等编辑成书。书中疏漏之处甚多。如舆地言

  • 秦书八体原委

    二卷。近人华学涑辑。参见《秦书集存》。是书旨在考察秦书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发展演变的始末。八体之中,只有小篆和隶书留存而应用,而大篆(即籀文)、刻符、虫书、摹印、署书、

  • 闻钟集

    无卷数。清劳大与(生卒年不详)撰。劳大与字宜斋,浙江石门人。顺治举人,官至永嘉教谕。著有《瓯江逸志》一卷。《闻钟集》是载辑前人格言懿行,分五集,每集前有自序,后附有子作的跋。书末附《儒门功过格》、《尝

  • 竹垞文类

    二十六卷。清朱彝尊(约1629-1709)撰。生平详见《经义考》(辞目)此集收康熙十六年(1677)以前的大部分诗文,其中诗十四卷,文十二卷。据《四库全书总目》撰著者称:“此集乃其未遇时所刻。中有《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