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涯集

东涯集

十七卷。明翁万达(1498-1552)撰。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广东揭阳人。明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出任梧州知府,有政绩。擢广西副使,惩办不法土官有功,后历任四川按察使,陕西左右布政使、巡抚。嘉靖二十二年(1544),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在任时,明赏罚、严防御,厚抚降人。先后兴筑大同东路(今山西阳高)至宣府西阳河(今河北洋河)边墙及大同西路、宣府东路边墙。后官至兵部尚书,旋被仇鸾所谗,降侍郎,又免官为民,既而复被起用,惜未赴任即去世。翁万达有异才,早有文名。历任要职,出入将相,经文纬武,有大臣风仪。其文谈今议古,崇论宏议,如江河之不可遏,嫉恶锄暴,迅如疾霆,出谋献策,神秘莫测。乃至奏对边事,陈说敌情,判室无误。《东涯集》撰者就其经历,对当时人或事记述甚为译实,故比集除具文学价值外,还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如明史将张经、蔡经判为两人,集文证实为-人。对当时官制如巡抚、总督关系等阐述都具参考价值。《东涯集》十七卷,辑序、碑、记、议、论说、疏、书信、传、墓表、墓志铭等文稿一百八十四篇。《东涯集》初刻本乃由翁万达老友邹山,在他逝后不久,于嘉靖乙卯年万民英编定,裒刻成集。今有民国二十七年(1938)潮阳郭泰棣据明嘉靖刻精写石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石经补考

    十二卷(道光八年刻本)。清冯登府(1783-1841)撰。登府字云伯,号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庚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宁波府教授。著有《三家诗异文疏证》。此书共七项内容:《国朝石经考异》二卷;《汉石

  • 春秋集传辨疑

    十卷。唐陆淳(详见《春秋集传纂例》)撰。此书是陆淳转述啖助、赵匡两家攻驳三传之论的书。《纂例》一书,啖助排比科条,阐明笔削之旨,其攻击三传之论,只总举其大意。而此书则列举未入《纂例》之三传文,条列其失

  • 雷氏丛书

    四种,二十九卷,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清雷学淇编。雷学淇字瞻叔,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永从知县。是书收雷学淇三种,《介庵经说》十卷补遗一卷、《世本》二卷(雷学淇校辑)、《竹书纪年》

  • 南浦秋波录

    三卷。清张际亮(详见《金台残泪记》)撰。该书为笔记体,记福州歌妓及演艺等事。卷一为“纪由”,叙述闽中乐妓的发展历史,上溯至唐代中叶,止于清道光年间,粗略描绘出了闽中戏曲业的演变情况。卷二为“纪人”,分

  • 维摩诘所说经玄义

    六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维摩诘所说经玄义》是智奉晋王(隋杨广)之命所制的略本。《玄义》大旨以解说五重玄义,显不思义为主。言称不思议以人法为名,不思议以真性解脱为体,不

  • 道德会元

    二卷。宋末元初李道纯(详见《中和集》)撰。据《万卷堂书目》著录有李道纯《道德经注释》三卷,今无所见。《道德会元》约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原题为:“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述”。此书卷首有

  • 李忠定奏议

    六十九卷,附录九卷。宋李纲撰。李纲(1083-1140),字伯、纪,北宋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当时任太常少卿的李纲上御敌五策,并请传位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

  • 古今好议论

    十五卷。明吕一经(生卒年不详)编。吕一经字子传,号非庵。崇祯四年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本书采辑汉唐以来,直至明代,一些诸儒的议论,分经学、经济二门。经学又分为二十二类,经济分二十四类,共计五百五十六

  • 东山诗集

    二卷。明刘大夏(1436-1516)撰。大夏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成化进士。历官兵部主事、福建参政、广东、浙江布政使。弘治六年(1493)黄河决口,以右副都御史督理治河,功成,升为户

  • 中庸章句质疑

    二卷。清郭嵩焘(详见《大学章句质疑》)撰。是书首有王先谦序与嵩焘自序。嵩焘认为《中庸》一书,汉以来儒者多明其义,而其辨之明而析之精者从程子开始,朱子加以阐发疏通,功劳很大,但求之过密,析之过纷,不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