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解

中庸解

一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是书大旨与《大学解》相同,也用三大支之说,只诂义处,名理络绎。如谓知性,则知《中庸》所自来;知道,则知《中庸》所在;知教,则知《中庸》所由成。又谓率字不是用力字,必顺其性之自然。循其仁之性,则亲亲仁民爱物都是道;循其义之性,则事君敬长尊贤都是道;循其礼之性,则恭敬揖让之节文都是道;循其智之性,则是非邪正之分别都是道。又谓不可离,提醒人最紧切。如一事离道,这一事便不成事;一物离道,这一物便不成物。手容恭,足容重,道也。离了恭重,便不成手足;父慈子孝,道也,离了孝慈,便不成父子。又谓视由内出,故称戒慎;听由外来,故称恐惧。又谓与知与能,只在人伦日用上看,不得以小男女交感当之。总之运震视道过尊,视男女交感过亵,故为此论。该书有道光间刊本。

① 一卷。清任大任撰。大任字钧衡,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不录经文,只标明节次,分段诠释经文,多采用先儒旧说。②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论语谶》)编辑。是书搜采多僻,与所辑《大学》同。引公孙弘《上书》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是天下的五通道,智、仁、勇为天下的三通德,力行近于仁,好勇近于智,知耻近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则知所以治人。司马贞《索隐》说,《汉志》子思子二十三卷,《文献通考》作十三卷。《中庸》即为其中一篇,至宋尚存《小戴记》重载,故《中庸》为子思所作。又引张尔岐《中庸论》说中庸乃赞礼之极辞。又朱注释蒲卢为蒲苇,本于沈存中,与地道敏树相应。然书注蒲卢为蜾蠃,即土蜂,从《毛诗》、《尔雅》中可证。又引《山海经》:“青要之山有鸟名蒲卢”,则蒲卢又为鸟名,则蒲卢作为草名则成为孤证。此外如论性论社诸条,广征异说,俱见赅洽。该书有《玉函山房续目耕帖》本。

猜你喜欢

  • 梅颠稿选

    二十卷。明周履靖(1542-1632)撰。周履靖,字逸之,号梅墟、螺冠子。秀水(浙江嘉兴)人。著有《夷门广牍》、《闲云稿》、《泛泖吟》、《咏物诗》、《螺冠子诗余》、《菇草编》诸集。陈继儒汇而选之,以成

  • 前明忠义列传

    三十二卷。清汪有典(生卒年不详)撰。有典字起谟,一字订顽,安徽无为人。该书记明代忠义之士,仿太史公司马迁列传体,取名《史外》。书中所记,大半为正史所末及。议论激切,记载详慎,惟稍嫌冗杂,卷二十八标题布

  • 说文长笺

    一百四卷。明赵宦光(?-1625)撰。亦作赵颐光,字凡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妻陆卿子隐于寒山,读书稽古,精于篆书。著作尚有《六书长笺》、《篆学指南》等。此书以宋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为底本,而

  • 高苑县续志

    十卷。清古今誉修,刘大量纂。古今誉字蜚声,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岁贡出身,康熙四十三年(1740)任高苑县知县。刘大量,长白人,邑教谕。康熙五十五年(1716),古今誉乃集邑中绅士耆旧,采访遗闻,增

  • 周易惜阴诗集

    三卷。清徐世沐撰。该书取经传字义,分题赋咏,有的为四言赞,有的为五言七言诗,多至一千多首。基本上是按照张九成的《论语诗例》而曼衍成文。其《惜阴录》用吕祖谦本。此集所列彖爻象传的顺序则仍用王弼本。其文均

  • 清三流道里表

    不分卷。清阿桂(1717-1797)等奉敕修。阿桂,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白旗人。举人出身。历任伊犁将军、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是书不分卷数,以奉天、直隶、江苏、安徽、浙江五省为第

  • 文汇堂琴谱

    六卷。明胡文焕撰。胡文焕字德甫,号全庵,一号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省钱塘县)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刻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书中共分十八条,前边多论琴,后十一条多论鼓琴之事。书首有自序,言其亲

  • 超然诗集

    八卷。清张远(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超然,号无闷道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幼孤,从母陈氏学习诗书,及至青壮年,学贯经书史集,下笔有奇气,为避耿精忠乱侨居常熟。曾挟策游四方,

  • 前汉书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

  • 钝翁前后类稿

    一百十八卷。清汪琬(1624-1691)撰。汪琬,字苕文,号钝翁,又号尧峰,长州(江苏苏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后因病辞官归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