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乡宁县志

乡宁县志

①六卷,首一卷。明焦守己纂修,清侯世爵续修。侯世爵,辽东锦州人。顺治七年(1650)任乡宁知县。其任职八月,此志增修告成。《乡宁县志》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清顺治七年(1650)增刻本。此志以旧志板为底,分门别类全部承袭旧志,仅于人文志科贡类中增补数页。故旧志简陋错误之处,此志均未能订正,又旧志科贡类之原来次第,也由于因袭而造成了紊乱。②六卷。清张联箕纂修。张联箕字松涛,益都人。进士,康熙年间任乡宁县知县。在官时,招抚流亡,修废举坠,建城堤以防水患,开煤路以裕民财。乡宁在春秋时,为晋鄂侯所都故地,又名“鄂”。论其沿革甚古,但疆域狭小,且僻处万山。故人物文献,殊少可记载。《乡宁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六卷,分为:卷一舆地建置,卷二山川形势,卷三田赋户口,卷四职员人物,卷五风俗土尘,卷六杂记遗文。此志眉目清晰。于山川、形势、地方生计载述较详尽,可赞之处有二:一是舆地建置类中,旧志晋鄂侯世次列于五代唐之后,读者难辨。此编则依朝代顺序排述,读者一目了然;二是旧志先分野,后建置,殊为不妥。此编则反之,甚符志书体例,然此志缺点:一是旧志田赋志中,各朝年岁,无不详细载明,此编则仅列朝代,而不载年岁,使后人不知此为何年蠲除,何年垦殖,殊失疏漏;二是人文志中,旧志人物重复见各目中,如王炳为万历戊寅贡士,乙酉举人,同一人在举人、贡士两类中,均行列入,此编则仅见于举人,忽略于贡士,甚为不妥;三是删削不当,如田畴所撰乡宁知县李枝去思碑记一文,亦与县治有关,旧志载入,此编则删削,颇为不该。③十五卷。清葛清等纂修。葛清字慎先,渚阳人。乾隆九年(1744)举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葛清宰斯邑时,始悉心修订,越六载而成。《乡宁县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全书十五卷,分为:卷一疆域,卷二山川,卷三城镇,卷四田赋,卷五户口,卷六官师,卷七人物,卷八仕进,卷九旌封,卷十积贮,卷十一学校,卷十二礼俗,卷十三物产,卷十四祥异,卷十五艺文。此志分类之法,有纲无目,较之旧志,出入甚大。该书优点有三:一是补旧志之简略。乡宁境小多山,其地有为古来用兵者,如县东北境之秦王山及金刚岭,东西相距六十里,即唐太宗宋金刚屯兵之处,故山名为秦王、金刚,秦王即唐太宗,二山旧志从未记载,通鉴纲目,仅述太宗战败金刚事,而未及二山。此编独能详查地形、稽考时势,与纲目互相发明,补其简略,功殊不浅;二是旧志人物志中,记载了王兴龄、郑崇俭,一因抗拒严嵩,被罢免官职,一因击败张献忠,不仅未受朝廷赏赐,反受人巧卸,以服上刑,二人明史均有传。旧志仅于进士类中,略载某朝某科数字,而于其生平事迹丝毫不提。俾二人显于正史,而反晦于乡乘。此编能参考明史,斟酌补述;三是按通鉴纲目正编,在唐武德二年,秦王败金刚,屯柏壁条下,引宋王幼学,纲目集览曰:“柏壁城名也,在汾州介休县”。又引明冯智舒质实曰:“一统志云,柏壁城名,在平阳府绛州西南二十里,后魏东雍州正平郡治,此后周改绛州,移于稷山县之玉壁城”。二说各异,使读者莫衷一是。此志山川志中,记载了柏壁及秦王山金刚岭考一文,详考当时之大势,述明唐太宗、金刚之如何不能屯兵介休,又根据今绛州柏壁,有秦王屯兵遗迹,及稷山有柏壁村,证明柏壁应在绛稷,甚为可佳。该志尚有光绪七年(1881)重刊本问世。

猜你喜欢

  • 云南水道考

    五卷。清李诚撰。李诚,字静轩,黄崖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生。官云南姚州州判。终颇宁县知县。与滇人王崧同修道光《云南通志》。尝撰《万山纲目》、《水道提纲补订》诸书,皆地舆一家之学也。此书则李诚在

  • 渐西村舍汇刊

    三集,四十二种,二百五十五卷。清袁昶(1846-1900)编。袁昶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卒谥忠节。丛书所收以边疆地理域外史乘著作为最有价值,如清何秋涛校正《元圣武

  • 医学汇海

    三十六卷。清孙德润(生卒年不详)撰。孙德润字慎之,号笠山,丰润(今属河北省)人。因病而学医,历时三十载,颇有心得。著有《脉法统综》等书。此书为孙氏摘录历代医书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内容,分门别类整理而成。

  • 冰斋文集

    四卷。清怀应聘(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怀应聘字莘皋,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本集是怀应聘自编,皆散体古文,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有清钞本。

  • 佳趣堂书目

    不分卷。清陆漻撰。陆漻(约1657-1727),字其清,山东平原人,寄居苏州,以行医为业。年少失学,典衣节食,以抄书换钱入肆购籍,好书之癖,常人不及。因得书不易,每得书而归,将书端置于几,揖而后藏,其

  • 政监

    三十二卷,明夏寅(生卒年不详)撰。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统年间考取进士,授为南京吏部主事,累进浙江右参政、山东右布政使,于弘治初年辞官归家。夏寅历仕数十年从未淹屈降志,《明史》载其“

  • 尚书大传辑校

    八卷。清陈寿祺撰。陈寿祺曾辑校《尚书大传》四卷,《补遗》一卷,题汉伏胜撰,已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附之于经解之末,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此《尚书大传》乃张生、欧阳生所述,只不过源出于伏胜罢

  • 奏对录

    一卷。杨士奇撰。杨士奇(见《代言录》)。《奏对录》是士奇在正统初年,负责内阁事务时所上奏疏,共包括十九篇,其疏多关系军国大计,后收入《东里别集》,也有单行本刊行。

  • 松弦馆琴谱

    二卷。明严澄撰。严澄生卒年不详,字道澈,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大学士严讷之次子,以荫仕至邵武府知府。此书所录之曲二十有八,皆无歌词。其自序中曾专论曲与词的问题,大意是:古乐湮没而琴不传,所传者只有声而

  • 苏学士集

    十六卷。宋苏舜钦(1008-1048)撰。苏舜钦北宋诗人。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开封。景祐中进士。曾任大理评事,累迁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因参加范仲淹政治革新集团,因事除名,流寓苏州,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