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于肃愍公集

于肃愍公集

八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达十九年之久,饶有政绩。卒谥肃愍,万历中改忠肃。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具有较为通达的诗学观,主张作诗要创造,反对拘泥声律,一味模仿古人的作法。同时也注重在诗歌创作中表现人情,事理,情趣这几个方面。他的诗歌,就内容而言,能真切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也能面对现实生活,关心人民的疾苦,鞭挞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盘剥。就艺术而言,其诗写得朴素自然,且有韵味。如《村舍桃花》:“野水萦行石径斜,筚门蓬户两三家。短墙不解遮春意,露出绯桃半树花。”意态自然,俊爽可诵。于谦一生著述甚多,但经祸变之后,多已散佚。传世各本,多为后人辑录,故卷数多寡不一。《四库全书》著录本,是从明天启年间杭州知府孙昌裔辑刻本录出,此即《明史·艺文志》载李宾所编之本。计奏议十卷,分为北伐南征离行三类。后又得于谦诗一卷,杂文一卷,加之孙昌裔辑刻本之奏议十卷,共十二卷。今存《于肃愍公集》八卷,乃嘉靖年间河南大梁书院刻本,其中诗六卷,文二卷。此本有诗文而无奏议。前有监察御史简霄所作序文。版心下方有大梁书院四个字。以此本与四库本对照,二本中诗文次序互异,且此本所载篇计明显多于四库本。如卷一之首的《上元观灯赋》四库本中未载。又如,此本所载祭文有十一首,而四库本中仅有《祭亡妻淑人董氏》一首。其余的《五七祭文》《寒食祭文》《七夕祭文》《祭河神文》《祭虾蟆石文》《祈两丹城文》《祭赵尚书文》《祭土地庙列位神祇文》等十篇,四库本中均未载。这是此本优于他本之处。但因其所作诗文散佚太多,故不能无一遗漏。如《山西通志》中所收《复大同守御疏》《烈石祠祷雨感应碑记》等,此文及四库本均未收。这说明,此本虽较四库本多,然其中仍将其文全数搜集。有嘉靖刻本。

猜你喜欢

  • 云川文集

    六卷。附《恭愍遗文》一卷。明钟复(1400-1443)撰。钟复,字彦章,号云川,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讲。著有《云川文集》。是集凡六卷,均为诗文。观其所著,皆

  • 六李集

    三十四卷。明代内乡李氏二世六人之诗。各为: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六卷;李荫《比部集》九卷;李云鹄《诗御集》四卷;李云雁《白羽集》二卷;李云鸿《秋羽集》五卷,其中以李最为知名。其诗源出何景

  • 周官集传

    十六卷。元毛应龙撰。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据张萱《内阁书目》记载,应龙字介石,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周官集传》各家著录均为二十四部,原书久佚,清修《四库全书》,馆臣自《永乐大典

  • 墙东杂著

    一卷。清王汝骧(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汝骧,字云衢。江苏金坛人。由贡生官通江知县。此编乃所作古文,全集文共二十一篇。前六篇皆经说,后十五篇皆史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闲道录

    ① 十六卷。明沈寿民(生卒年不详)撰。沈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今属安徽)人。崇祯(1628-1644)中实行保举法,巡抚张国维以沈寿民应诏。入京师,弹劾杨嗣昌夺情,熊文灿抚贼,疏中语抨击阮大铖。福

  • 步雪初声

    一卷。明张瘦郎撰。张瘦郎字野青,黄州(今湖北新洲)人。生卒年未详。据冯梦龙《序》称:“野青少负隽才,所步《花间集》韵,既已夺宋人之席,复染指南北调,感叹成帙。浪仙从而和之,斯道其不孤。楚人素不解冰青,

  • 江东十考

    一卷。宋李道传撰。李道传字贯之,李舜臣之子。庆元二年(1196)进士,调利州司户参军,徙蓬州教授。开禧中,吴曦叛。李道传抗节不挠,进官二等。嘉定初,召为太学博士,迁太常博士兼沂王府小学教授。直言奏事,

  • 登南岳记

    一卷。清唐仲冕撰。唐仲冕,字六枳,号陶山,善化(今长沙)人,乾隆进士,初为荆溪知县,官至陕西布政使,权巡抚,后因疾返归故里。其性至孝,其母卒于父任所,因贫不能还,葬肥城之陶山。因以自号。曾于墓侧结庐,

  • 砭傲金针

    一卷。清同治年间华耶稣会士李秋(生卒年不详)译。李秋字问渔,其事迹史籍记载甚略。此书前有光绪九年(1883)间渔序,称“西国有《金书》一卷,虽奇零小本,而其言克傲良规,最为深切。阅之,觉书旨以治傲为本

  • 晴雪楼遗稿

    一卷。清高祥撰。高祥,生卒年不详,字织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高吉豹之女,姚炳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刊刻年代不详,大约刊于嘉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