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烟过眼录

云烟过眼录

四卷。《云烟过眼录续录》,一卷。《云烟过眼录》,南宋周密(1232-1298)撰。周密事迹详见《武林旧事》。此书主要记述作者所见名书、名画及琴、盏、玉印、法剑、玉圭、玉佩、金冠等古代器物,以记述名书、名画为主,所记名画用墨最多,从古至宋,一目了然,多有补充史传缺载之处。所记书画古器,间加评论,指出优劣,但不甚考证。又注明收藏之人,切实可据。取苏轼《宝绘堂记》“烟云之过眼”之语,以定书名。元人汤允谟、叶森文璧曾点勘其书,各为题识,今传本混有其语。如王子庆所藏宋太祖御批三件条末云,今第三卷只有二件,疑有脱误,当参考《志雅堂杂钞》。《志雅堂杂钞》为周密所作,不应自云“当参考”自己所著之书,可知书中已误连校正之语为正文矣。书中又记苏轼手书词称“郏湛初溢”、传本讹为“涟漪初溢”,“郏湛”字不可解,恐亦有讹。又记《兰亭序》有隋炀帝内府石刻,不知有何根据。然所记多为耳闻目睹,切实可信,且多有世所罕传之书画,足资参证。今传《宝颜堂秘笈》、《四库全书》本作四卷,《十万卷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美术丛书》本作二卷,二卷本内容不少,当为后人分卷不同。元人汤允谟(生卒年不详)点勘其书以外,又撰《云烟过眼录续录》一卷,共记三十九条,补记古器、古墨、书法、绘画等,全仿《云烟过眼录》体例,亦略作品评,注明所藏之人等。所记有补史传之缺,董其昌《戏鸿堂帖》定绢本《黄庭经》为杨许旧迹,即依据此书。今传《宝颜堂秘笈》、《四库全书》、《奇晋斋丛书》本作《云烟过眼录续录》,《十万卷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美术丛书》作《云烟过眼录续集》。

猜你喜欢

  • 仪礼疑义

    四十八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吴氏撰有《三礼疑义》,此书即第二部。书本五十卷,今缺三十八、三十九两卷。体例与《周礼疑义》同。书首有雍正乙卯(1735)自序。是书辨驳郑注贾疏,有得有失。其

  • 上医本草

    四卷。明赵南星(生卒年不详)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今河北柏乡北)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明代名臣。此书成于泰昌元年(1620)。作者自序言:曾久病数年,至不能用药,于

  • 千岩和尚语录

    无数卷。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

  • 书帷别记

    四卷。明王樵(详见《周易私录》)撰。《书帷别记》为科举而作,故较浅近简明,有别于其所著另书《尚书日记》,故称“别记”。据清朱彝尊《经义考》,书前原有万历二十年(1584)所作自序,今本已佚该序。有明万

  • 普济玉林国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通琇(1614-1675)等人编。通琇,明末清初禅宗僧人。俗姓杨,字玉林。江阴(今江苏省境内)人。十九岁从馨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后从嗣法,传临济宗学。曾住浙江省的武康报恩寺,顺治十五年(1

  • 汲古堂集

    二十八卷。明何白(生卒年不详)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汲古堂集

  • 韩湘子全传

    八卷三十回。明杨尔曾(详见《东西两晋志传》)撰。长篇神魔小说,叙传说中八仙之一韩湘子修炼成仙及其度韩愈之事。书约成于明末天启年间。故事从汉代写起:汉丞相安抚生之女灵灵婚姻事被皇帝干涉,抑郁而死,转生为

  • 浮物

    一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祝允明博学善文,工书法,其狂草下笔纵横,于似无规则

  • 素问

    见《黄帝内经素问》。

  • 谭襄敏奏议

    十卷。谭纶撰。谭纶(1520-1577),明江西宜黄人,字子理,号二华。嘉靖甲辰(1544)进士,任台州知府,练兵御倭,屡战屡捷。嘉靖四十二年(1563)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率刘显、俞大猷、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