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圭约

五经圭约

明蒋鸣玉(生卒年不详)撰。鸣玉字楚珍,号中完,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崇祯十年进士,官台州府推官。他于四书五经皆有讲义,解四书者名《舌存》,解五经者名《圭约》,取如土圭测日影,至约而赅之意。初每经皆分总论、别论、绪论三编。后其子蒋超校正付刻,因原稿分析琐屑,不便检阅,便按照经文先后顺序,将三编合在一起,仍标总论、别论、绪论之名,以保存其本来面目。王崇简、魏裔介分别为之作序。此书皆采用旧文而不著前人姓名,蒋超在凡例中说,其父贫寒时借他人之书抄撮,没来得及详记所抄书名。其书说《易》,先义理而后象数,《书》则多本注疏,《诗》多宗小序,与朱传时有异同,《春秋》兼取三传,不主胡安国“刻深”之说,《礼》只阐发文义,缺乏考证,附以《周礼》、《仪礼》二论,也属推测之论。在明末解经者中,算平近朴实之作,然精深不够。

猜你喜欢

  • 亢仓子洞灵真经

    见《亢仓子》。

  • 西畴老人常言

    见《西畴常言》。

  • 廿二史考异

    一百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字晓征、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研老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丁忧后病不复出。历

  • 通鉴问疑

    一卷,宋刘义仲撰。刘义仲生卒年不详,筠州(今江西高安)人。是秘书丞刘恕长子,《宋史》附见恕传末,善诗文,后人将其诗文与其祖父刘涣、其父刘恕编为《三刘家集》。刘恕,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

  • 钦定续通志

    五百二十七卷。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奉敕撰。该书较郑樵《通志》,纪、传、谱略,增订者有三:一是在大抵仍《通志》原文的基础上,于列传因诸史旧文标题错互时有所改窜,体例自相矛盾之处参考异同,折衷沿革

  • 遵岩集

    二十五卷。明王慎中(1509-1559)撰。王慎中,字道思,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晋江(今属福建省)人。慎中四岁能诵诗,十八岁于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著有《遵

  • 礼记通读

    一卷。清杨履晋(生卒年不详)撰。善佺校。履晋,字康侯,山西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由刑部郎中,外任湖南宝庆府知府。善佺,号芝樵,姓必禄氏,镶白旗满洲举人,任法部右参议。《礼

  • 从古正文

    五卷。明黄谏(生卒年不详)撰。黄谏字廷臣,高邮(今属江苏)人,迁徙兰州。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谪广州府通判。工隶篆行楷,善画。其著作还有《书经集解》等。此书旨在考正字画之讹,以《洪武正韵》隶字,每字大

  • 大乐嘉成

    一卷。明袁应兆(生卒年不详)撰。袁应兆字瑜石,江宁(今属江苏)人,崇祯年间中举人,官任休宁县教谕。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颁布《大成雅乐》于天下,命令学官依式创造。然而奉行的人有的推行有的不推行,

  • 新繁县志

    ①十四卷首一卷,清郑方城、朱敦修等纂修。郑方城,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曾任新繁县知县。新繁县典籍于明末沦于灰烬,清初敕修通志,邑令缀拾旧闻,费三载之心血,蔚成志一部。《新繁县志》乾隆八年(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