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钩沉

五经钩沉

① 一卷。杨方(约公元317年前后在世)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杨方字公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东晋诗人、经学家。事迹详见《晋书》本传。杨方著作有《五经钩沉》、《吴越春秋》及诗歌杂文,皆行于世。《吴越春秋》早已亡佚。诗歌杂文,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梁代曾有《杨方集》二卷,至唐初已亡佚。今存其诗只有《合欢诗》五首,见于明覆宋本《玉台新咏》和《乐府诗集》。据《隋书·艺文志》载,杨方撰《五经拘沈》十卷;《唐书·艺文志》变“拘沈”为“钩沈”,卷同。《晋书》附于《贺循传》后。《文献通考》称晋“杨芳”撰《五经钩沉》,“钩取五经之沉义”,答难申畅。篇什次第亡缺,今缺五篇。又《玉海》称杨方撰《五经钩沉》,自序云:“晋太宁元年撰。钩经传之沉义,著论难以起滞”。凭此可知其大旨。而《初学记》引作杨雄《五经钩沉》,纯属记载错误。《文献通考》云缺“五篇”,《玉海》尚引其序,可知此书宋代尚存。清朱彝尊作《经义考》,则云已亡佚。大略亡佚于元明之际。王谟从《初学记》中辑得四条,从《太平御览》中辑得一条,首录其《序》,列为一卷。收入《汉魏遗书抄》。② 一卷。杨方(见王谟辑《五经钩沉》条)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同王谟辑本比较,增引“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桃林披华,而元鸟入字”一条,引自《御览》。马国翰认为“其说生知玄照,稍涉道家谈,而文笔议论,与葛洪《抱朴》相近”。贺彦先《报虞预书》称赞他,“不图伟才如此,其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贺对马国翰《五经钩沉》辑书欣赏备至,可见其辑本确具慧心。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猜你喜欢

  • 金陵朱氏家集三十种

    四十卷。清朱绪曾(生卒年未详)编。朱绪曾,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好读书,于《尔雅》用力尤深。藏书甲于江浙,著有《续宋文鉴》、《中论语》、《论语义证》、《金陵旧闻》、《金陵诗

  • 杨子折衷

    六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

  • 抑抑堂集

    十五卷。清吴涑撰。吴涑,字温叟,晚号击存,江苏淮阴人,曾任国会议员,生卒年不详。涑父昆田,以文章行谊,名重江淮,世称稼轩先生。涑少承家训,复得名师高延第指授,通经史百家之旨。集中卷一至四,为文,卷五至

  • 避暑漫笔

    二卷。明谈修(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均不详。谈修字思永,无锡人,著有《惠山古今考》等书。《避暑漫笔》内容都是摄取先进的言行可以师法的和近代风俗中可资鉴戒的,铺叙成篇。当时世道人心皆极坏弊,谈

  • 局方发挥

    一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

  • 灌园集

    二十卷。宋吕南公(1047-1086)撰。吕南公,字次儒,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宋史文苑传》称其“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不肯缀辑陈言。”熙宁中,王氏经义盛行,只有南公度不逐时好。他一试进士不中,即

  • 类苑琼英

    十卷。明俞安期(详见《唐类函》)撰。本书分别事类、纂辑故实。每条止撮举二字,而以原文细注其下。观其书体例前后编排颇无伦次,有的门类多缺,疑为未完之本。

  • 畿辅义仓图

    不分卷。清方观承撰。方观承,安徽桐城县人。由监生补内阁中书,历官浙江巡抚、直隶总督。是书第一册为奏议、凡例、条规、顺天府所属州县义仓图,第二册为保定、正定二府,第三册为河间天津二府,第四册为顺德、广平

  •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详见《五代两宋监本考》条),初入罗振玉东文学社,得罗赏识和长期资助。曾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早年赴上海时务报馆掌书记事。受康德、叔本华、尼采思想学说影响。光绪二十九年(1

  • 珍珠船

    四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杂采小说家言,凑集成编,共四卷。书中所引,概不著所出,只是在卷一中标有《笔谈》、杂录,以及“以上寺塔记”。卷四中标有《因话录》、赵璘等字样,余皆不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