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莲山志

五莲山志

十卷。清释海霆撰。海霆,号惊龙,山东诸城五莲山僧。《五莲山志》清刻本,为十卷。分为:卷一,峰峦泉石与寺殿楼阁。卷二,缘起宗派、世系、本山住持、开山大师本传、诸师本传像赞、客寓护法、物产、庄田。卷三至卷四,文集。卷五以后为诗集。其谓五莲山曰,山在诸城县南八十三里,高八百四十丈五尺,径九里二十三步一尺,围二十九里五十三步三尺。右挖岱宗,左临苍海。山二十六峰,高天柱,次大悲,次望海。兹篇惟叙山之形势者尚可一阅。其余杂乱无章,几不可读。而以卷二尤甚,时叙人物,时言物产,同一条下,漫而言之,殊无重点,不知所欲言为何。

猜你喜欢

  • 经济宏词

    十二卷。此书无序无跋,书前有凡例。题曰:汪学信四如父编次。卷首又题新安太易父汪以时选辑。不详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书共分十二门,全都是明人之文。可备场屋答策之用。其凡例也自称取便制举业。

  • 审定风雅遗音

    二卷。清史荣(生卒年不详)撰,清纪昀(1724-1805)审定。荣一名阙文,字汉桓,又字雪汀,自号雪汀老人。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诸生。工诗,善书法。喜读注疏,精于小学。治学不阿附前人之说。著有《风

  • 尚书正义

    二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等奉敕撰。《尚书正义》又称《尚书注疏》。《尚书》系上古典章文献之汇编,原只称《书》,战国后儒家尊称之为《书经》,西汉之后始用今名,以其为上古之书,故称(“尚”通“上

  • 鄢陵文献志

    四十卷,补遗一卷,清苏源生撰。苏源生(1809-1870),字泉沂,号菊村,邑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二十年(1840)副榜。科名卑微,但人品、文章皆负时望。苏源生自弱冠以来就留心搜集本县文献

  • 笃志斋周易解

    三卷。清张应誉撰。张应誉字伊知。南皮人。此书卷一释上经,卷二释下经,卷三释系辞及说卦。书中不全录经文,只取一二句或三四句,下注卦名,后对所取经文进行诠释。无可释者则一句不取,故书中上经没有对师、比、履

  • 陆放翁年谱

    一卷。清赵翼(见《廿二史札记》)撰。该谱记宋朝陆游。文笔简净,而许多年代考证却不甚精严。可参看钱大昕著述。现有《瓯北诗话》本。

  • 华氏文献表

    不分卷。清华孳亨(生卒年不详)编纂。孳亨,江苏无锡人。该书记无锡华氏一家。华氏为江南望族,至明中叶最为昌盛,名宦理学,代不乏人。清初则有殉节与高蹈不仕者,著书亦甚多。书列五格,首讳号,次科第官爵,次品

  • 启秀轩诗钞

    二卷。《词》一卷,附《浣青吟稿》一卷。清刘元莱、朱韫珍撰。刘元莱,生卒年不详,清代文学家,字冉仙,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大兴朱秉璋之继妻,朱韫珍之母,善诗词。朱韫珍,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琬卿,直隶

  • 尚书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其父刘文淇受经文。刘文淇曾作《左传旧疏考正》,并在自序中说,考正了《左传》旧疏之后,其余诸经《易》、《尚书》、《毛诗》、《礼记》等的旧

  • 资治通鉴述

    无卷数,清陈诜撰。陈诜,著有《易经述》、《资治通鉴述》等。其中《资治通鉴述》有凡论三十二篇,所论上起春秋时的范蠡,下迄唐代的陆贽、裴度,篇末作史官论一篇,从陈诜所论述的史事看,战国时期的居十分之七,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