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美国丁韪良(详见《性学举隅》)撰。1856年,合信《博物新论》问世,当为近代科学输入中国之首。当时徐寿(1818-1884)曾与华蘅芳(1833-1902)根据《博物新论》设计出中国第一艘汽船的
八卷。清陶士契(生卒年不详)撰。陶士契字伦,号稽山,湖南宁乡人。雍正年间进士,历官江南太平府、湖北汉阳府、河南南阳府知府。该集共八卷,第一卷为经说,第二三卷为序,第四卷为传记,第五六卷为表志铭诔,第七
二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纪略》)撰。记述其知普宁县时所审理案件始末,共计24篇。蓝鼎元号“鹿洲”,故名。有《鹿洲全集》本。
五卷。清洪榜撰。洪榜字汝堂,一字初堂,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年三十五卒。少与同郡戴震、金榜友善,粹于经学,尚著《易述赞》、《示儿切语》、《周易古义录
见《女仙外史》。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范士增,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卷以《周易》成句解《诗经》。如以“妇人贞贞从一而终也”解《柏舟》全旨,以“圣功也”解《淇奥》全旨,以“纯粹精也”解“如金如锡”,以“饮食必有讼”解“民
十八种,十八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敦煌所藏古籍被发现后,多流传英法诸国,国内罕存,罗振玉汇辑英法诸国所藏汉唐古籍影印本,以及京城书坊所传敦煌残卷,共十八种,编成此丛书。丛书略按四部
十卷。元洪希文(1282-1366)撰。附录一卷,乃其父岩虎诗。岩虎字德章,号吾圃。甫田人。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岩虎诗集名《轩渠集》,因而希文集以续名。《轩渠集》亡佚,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其七世族孙绍
十四卷。王弼、韩康伯注(详见《周易注》)、唐孔颖达(574-648)疏。孔颖达,字仲达,一曰冲远,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少聪敏,日诵千余言。隋末举明经,入唐,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转
四十四卷。清陆奎勋(1663-1738)撰。陆奎勋,字聚侯,号星坡,又号陆堂,浙江平湖(今浙江省平湖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陆奎勋曾主持广西秀峰书院,其学规仿朱熹白鹿洞遗意,成就甚众。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