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纂要

仪礼纂要

一卷。清黄元善(?-1902)撰。元善为湖北钟祥县(湖北省中部)人。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由户部郎中补河南道御史,光绪八年(1882),授刑科给事中,转工科掌印给事中,授贵州粮储道,历署贵州布政使按察使。是书前面有元善序,大义是:《仪礼》一书,辞烦义奥,读者往往苦其难读,然而,其中如《饮射》、《聘觐》诸篇,被“帖括”家所取资者不少,这里就坊刻《约编》揭要经注诸选本所已采入者,加以辑存,又从经记中摘增万千数百字,共有一万九千八百多字,其细注、旁注、顶批、反切,都遵照《仪礼音训》、《仪礼注疏》及《钦定仪礼义疏》汇入。至卜氏《丧礼》一册,为公谷所自祖,照录原文,不遗一字,每编仍录《约编》叙略,缀在其后,从而使读者一目了然,易于成诵。但此为钝根人起见,如果是聪颖之姿,不难窥读全经。以上推究姬公制作之渊源,此编只可作为覆瓿。(参校者有石郑卿作栋、檀瑞廷凤翙、喻济丞鸿钧。光绪二十年七月,古郢黄元善识于黔臬署紫泉池馆。)按:是书本来为“举业”而作,又以《约编》等书作为蓝本,因此,经文与记文,大多有所删节。只有《丧服》被全部收录,其余都有所选择,而《士丧礼》、《既夕》两篇全阙,《士虞礼》则阙经录记。但《仪礼》纂述及诂解明清两代为“举业”作者,大多不涉及丧服、丧礼。是书对《丧服》全部收录,自然比他书略胜一筹。综所注释,也大多依从郑注。如顶批著藏于,据疏。但删节原文不一,如有司如主人服等文全删,直接具馔,布。席下如于门中闑西等文,又全删,而直接箧人执。其余都与此相仿。每篇之中,都有叙略,与自序相同。若《燕礼》司官旁注,曰疑即司尊彝之属,则采用吴廷华之说,而不依从郑注之小宰。若以乐纳宾下,则依从郑注卿大夫有王事之劳,而采用敖继公在君所欲之说,都有自己见解。只是《士相见礼》,士见于大夫终辞其挚及若尝为臣者,则礼辞其挚各节,都没有载入,这未免过于省略。大概经文之涉繁复者,删节所以从简易。此经士见于大夫及尝为臣,都实言其地位,对其删除后,则读者不再知道有此。是书象这种情况很多,这样做既有汰经之嫌,而且使读者荒昧于古礼,不可作为典式。但坊间《礼记易读》、《左传易读》之类,与是书相似者也很多。大概本意在于补助“举业”,而在于考求礼制,因而,不必深论。是书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刘端临遗书

    八卷。附《两世乡贤录》一卷。清刘台拱(1751-1805)撰。刘台拱,字端临,江苏宝应人,二十一举江南乡试,后累试春闱不第,大挑二等,授训导。刘台拱精古学,凡天文律吕至于声音文字,靡不贯通。其于汉、宋

  • 皇明法传录

    二十二卷。明高汝栻撰。汝栻字中岩,号时翼,浙江钱塘人。明代之编年史,如陈建《皇明通纪》,编年纪事;卜世昌、屠衡补之,上于隆庆六年(1572);支大伦亦有世穆两朝编年史。汝栻以为皆不详审。《两朝从信录》

  • 周易集解

    十七卷。唐李鼎祚(生卒年不详)撰。李鼎祚,资州盘石(今四川资中西北)人。据刘毓崧《通义堂集》卷一引李氏《周易集解》跋云:“明皇幸蜀,鼎祚进《平胡论》,后召为左拾遗。肃宗乾元元年,奏以山川阔远,请割泸、

  • 经学通论

    五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号师伏,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博闻强记,淡于荣利,精研汉儒经学,多所发明。曾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和南昌经训书院,任

  • 锦带补注

    一卷。旧本题宋杜开撰。天一阁藏本多前序一篇,不著撰人名氏。本书谬误较多。如开卷注昭明太子四字曰:姓萧,名普,字子施,昭明者,号也。似未读史书。其他,如所引《论语》: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以文会友;诗:中心

  • 兰绮堂诗钞

    八卷。清王鼎(1720-?)撰。王鼎字条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太原。年青时,致力于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与人比试,后来科场无名,致力作诗,与人互相吟赏。其性情敦厚,少而沉静简默,承其家学,能诗,又

  • 霞浦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民国罗汝泽、刘以臧修,徐友梧纂。罗汝泽,曾任霞浦县知县。徐友梧,曾任江西信丰县知县。霞浦县旧无志。民国五年(1916)罗汝泽任县令后,始设局纂修邑乘。其后历经波折,至民国十四年(192

  • 状元任先生遗稿

    二卷。明任亭泰撰。生卒年未详。原书不著撰人名字,仅知其为任姓而己。题按察司副使江左张琮辑,监察御史郡人曹璘校正。首有正德十年(1515)湖广按察司佥事慈溪顾英序文。后有正德六年(1511)矩庵居士江东

  • 李文恭公遗集

    四十六卷。清李星沅(1797-1851)撰。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授编修。旋擢督广东学政,后历任陕西汉中知府,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江西、江苏布政使,又任陕西、江苏巡抚、云贵总

  • 法书要录

    十卷。唐朝张彦远(生卒年不详)撰。张彦远,约生于元和十年前后,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据《三祖大师碑阴记》和张彦远之先祖张嘉贞“相玄宗”,其子延赏“相德宗”,延赏子弘靖“相宪宗”,弘靖子文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