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朝名臣事略

元朝名臣事略

十五卷。元苏天爵(1294-1352)撰。苏天爵字伯修,学者称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国子学生出身,官至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礼部侍郎等职。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奉命领兵镇压,病死军中。他熟习辽、金故实和元代文献,平生著述颇丰,本书之外,还先后预修《武宗实录》、《文宗实录》,编辑《辽金纪年》、《国朝文类》,著有《滋溪文稿》、《春风亭笔记》等。《元朝名臣事略》原称《国朝名臣事略》,成书于元文宗时(1328-1333),所录元初至延祐年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共四十七人,始于木华黎,终于刘因,扼要介绍其生平活动。该书是从一百二十余篇碑传和诸家文集辑录而成,体例仿宋朱熹《名臣言行录》和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而又有所创新,每段事迹下均注明出处,其中所载元统一北方、灭南宋、平诸藩以及立屯田、劝农桑、通商贾、兴水利、行赋役、集人才、兴儒学等史实,为研究元史的重要史料,有些并可弥补正史之不足。该书最早的版本为元刊初印本。《四库全书》据于敏中家藏本刊印,舛误甚多。中华书局1962年据元乙亥刊本影印,还其本来面目。此外,通行的尚有《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猜你喜欢

  • 读公孙龙子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十五种。鸿庆撰写此书,驳正了俞樾的一些错误,颇有见地。其解释句意,亦可供人们参考。但是,该书也有不足之处。鸿庆对原书改正之处,殊难尽允

  • 李文正公年谱

    七卷。清法式善编撰。式善字开文,蒙古族,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进士,官至侍读。该谱记明朝李东阳事迹,东阳为明弘治、正德间大臣,卒谥文正。该书搜罗广博,几于巨细不遗。现有嘉庆九年(1804年)重刊本

  • 华严一乘十玄门

    一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一乘十玄门》是智俨承业师杜顺和尚之说,作于唐贞观初年。首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立因果二门。果门不可言说,因门之中又辟有二章,以

  • 道德真经新注

    四卷。唐李约(生卒年不详)撰。李约,字存博,号萧斋。唐肃宗、代宗朝重臣李勉之子,官至兵部员外郎,善书画,通音乐,当时颇享盛名。撰有《道德真经新注》四卷。《道德真经新注》,又称《道德经新注》。唐人研究《

  • 缙云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汤成烈修,尹希伊、徐伟纂。汤成烈,道光年间任缙云县候补知县。此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全书十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图。舆地志,目为沿革、疆域、坊署、乡都、山川。营建志,目为公

  • 性理大全

    见《性理大全书》。

  • 易经解注传义辨正

    四十四卷。清彭申甫撰。此书自汉至清凡名家注皆采入。如李氏集解、王弼注、孔氏正义、程传、朱子本义等。至清代只取李光地、王夫之,间及顾炎武、王引之等说。并包群书,荟萃古注,可谓至详至备。其辩正部分则偏重义

  • 吴兴绝唱集

    四卷。《续集》二卷。明邱吉(生卒年不详)编。邱吉,字大祐,湖州(今属浙江)人。本书收录其乡元、明两代之诗,亦间及流寓;其人非吴兴而诗为吴兴,作者亦附于后。所录多涉俗艳,不尽诸家之长,且以绝唱为名,而邱

  • 山谷内集注

    二十卷。《外集注》十七卷。《别集注》二卷。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撰。其中内集为任渊注,外集为史容注,别集为史容之孙史季温所注。任渊,生卒年不详。字子渊,新津(今四川新津县)人。绍兴元年(1131)以文艺

  • 东塘日札

    一卷。明朱子素撰。朱子素,字九初,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明诸生,明亡后应贡不仕,隐居授徒。著有《吴疁文献》等书。《东塘日札》记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南京后,进兵嘉定诸县,下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