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朝野诗集

元朝野诗集

无卷数。一名《元风雅》。不著编辑者姓名。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首贯酸斋,末熊涧谷。不分年代,亦无体例,次序颇为杂乱。元时另有傅习孙存吾所辑《元风雅》,较此书完备,且有条理。此书残阙舛误,几不可读。《四库全书总目》疑此书为序考吾辑《元风雅》未全之帙,并疑此残本即顾嗣立《元诗选》序例所载蒋易《元风雅》一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五寨县志

    二卷。清秦雄褒纂修。秦雄褒,江苏无锡县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十三年(1748)任五寨县知县。按五寨素属屯卫,莅事者俱武弁相因,无志。清雍正三年,宁武改府,分设四县隶之,五寨居其一。该志创于

  • 群书考索

    见《山堂考索》。

  • 尚书补阙

    一卷。清华长卿辑,并作集注。此书名“补阙”,是指补《泰誓》。卷首有华长卿自序。在自序中,华长卿说:“(汉)武帝时,民有得《泰誓》者,献之,合于伏生之书,并列于学官。今世所谓古文者,乃梅赜之伪书,非孔壁

  • 渤海藏真

    八卷。明陈甫伸(生卒年不详)。此帖收录书迹自唐迄元共十家,刻于明崇祯年间。其卷陈甫伸,生平不详。一为钟绍京,卷二为褚遂良、陆柬之,卷三为蔡襄、苏轼,卷四为蔡京、黄庭坚、米芾,卷五为米芾、米友仁,卷六、

  • 发墨守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皮锡瑞是清末著名经学家、学者。该书以袁钧辑郑玄《发墨守》为底本,校订袁氏的疏失,并对袁氏失收的予以补证。休例是先列袁氏辑《发墨守》原文,将袁钧的考证文字以小字

  • 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该残卷系敦煌卷子本,起于僖公八年“禘于太庙用致用夫人”注义,至僖公十五年传末注文,共一百六十八行,末题“《春秋穀梁经传解释僖公上第五”,不见著名姓名。考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说:“释

  • 明万历辽东诸道年表

    清吴廷燮撰。明洪武时期,辽海东宁按察分司,置而又废。至明中叶,诸道增创,首置守巡二道,系衔山东,成为布政司、按察司的分司。世宗嘉靖时期,明廷鉴于辽东局势紧张,在开原、宁前等地相继增置道,其守巡的名氏、

  • 永陵传信录

    六卷。戴笠撰。戴笠,字耕野,明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永陵,是明世宗(嘉靖)的陵墓。该书以纪事本末体记述嘉靖年间史事,各卷标目依次是“兴献大典”、“更定郊祀”、“钦明大狱”、“二张之狱”、“曾夏之狱”、

  • 书画史

    一卷。明陈继儒(生平见《邵康节外纪》)撰。此书主要录书画家杂事,间及一些书画名迹。但所载者多缺略不全,而载《岐阳石鼓》、《王祥卧冰》、《刘蜕之冢》之类又显泛滥。末中又附《书画金汤》四则:一“善趣”,一

  • 春秋大事记

    一卷。清徐履谦撰。履谦,石埭(今安徽石台)人。该书摘录春秋时的重要史事,加以排比。有民国辛未(1931)铅字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