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内经吴注

猜你喜欢

  • 斐然集

    三十卷。宋胡寅(1098-1156)撰。胡寅,字明仲,建宁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之侄,收为养子。宣和间进士。靖康初,荐为秘书省校书郎。曾从杨时学。历官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卒

  • 眉公见闻录

    四卷。《见闻录》八卷。

  • 中庸脉络

    二卷。清吴楚椿撰。是书于《中庸》全书,通贯前后,共二卷,十八篇。依次为:名义篇,统绪篇,小人诬民篇,君子立极篇,论道篇,因性立教篇,德根于性篇,五常之德相需为用篇,即心言诚篇,天性贯始终篇,总论篇,论

  • 乐章集校勘记

    一卷,《补遗》一卷,《遗词》一卷。清缪荃荪(1844-1919)撰。补遗、逸词曹元忠撰。缪荃荪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生而颖异,十岁即遍读五经,十四岁读《文选》,十五岁读《说文》,二十

  • 话山草堂帖

    八卷。清沈道宽书。其子沈敦兰刻。沈道宽字栗仲,官湖南知县。沈敦兰字彦征,官藩司,此刻是属其幕客罗浚摹勒上石。内容是:临古《十七帖》、《瘗鹤铭》、《龙藏寺碑》、《争坐位帖》,临赵孟頫的《仇欣君墓志》。自

  • 书经大义

    一卷。清杨寿昌撰。杨寿昌字果庵,广东归善(今广东省惠阳县)人,光绪年间举人。此书根据董仲舒之说,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谓政即民政。此书即论所谓民政,共分为四篇:第一篇,民政之原理;第二篇,

  • 七经精义

    三十卷。清黄淦(生卒年不详)撰。黄淦字纬文,又字绮霞,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四十五年举人,生平不详。本书是黄淦为科举文字而作。初刻只有《易》、《书》、《诗》、《礼记》、《春秋》,以后增入《周礼》

  • 产宝诸方

    一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判为宋人著作,原书已佚,据《永乐大典》中辑出,重行整理编次,仍为一卷。此书论保产之法甚为详备,首为调经养血之方,次为安胎之法,再为胎中诸病证治,然后为催生、产后诸方,最后列

  • 尹文子

    一卷。周尹文(约前350-285)撰。关于尹文子的生平,史书记载出入很大。今《道藏》本上下二篇,云出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诠次,其序曰:“尹文子者,盖出周之尹氏,齐宣王时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公

  • 黄黔阳遗诗钞

    一卷。清黄忠浩(1859-1911)撰。黄忠浩,字泽生,湖南黔阳人,光绪优贡。官至广西右江镇总兵署四川提督。好经世致用之学,尤通兵法。著有《黄黔阳遗诗钞》。此集为黄忠浩卒后由其门人孙冀预采掇残稿编成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