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汪诒年编撰。该谱记其兄汪康年生平事实。康年字穰卿,浙江杭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与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在京师创办京报《刍言报》。辛亥革命后,因闻政府将起用袁世凯,忧甚而卒。
一卷。明陈沂(详见《维桢录》条)撰。此书皆为陈沂所著杂说之文,一卷,分三十四条,二千余字。其体例有些近似连珠体,先取两事排比成句,作为比喻,而后阐明其寓意,即不用韵,也不注意修辞,语言朴素、浅显,通俗
三卷。民国吴树荣(详见《续左氏膏肓》)撰。吴树荣治公羊家学,服膺何休。何休是东汉著名今文经学家,撰有《左氏膏肓》、《公羊墨守》、《穀梁废疾》三书,尊公羊而排二传。吴树荣仿何休之意,为三书分别作续,《续
十二卷,作者不详,旧本题为“正谊斋”编集。此书主要论述了北宋一代的历史,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至卫王赵昺跳海而死(1279年),共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尽管对宋史的论述比较完整,但所论不免有些
八卷。明唐汝谔撰。汝谔字士雅,华亭(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中以岁贡生官常熟县教谕。汝谔初著《毛诗微言》二十卷,继复删汰赘词,标以今名。自序谓溯源毛、郑,参以《读诗记》及《诗辑》,而所释经文多
一卷。清莫友芝撰。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自号与俦子,晚年号眲叟。贵州独山县人,祖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以荐特诏知县发江南,不就。少年时居遵义,与郑
① 三卷。清王訢撰。訢字澹游,安徽涂阳人。是书前有王祁序及訢自序,及例言。大旨以王阳明《大学古本》为主,兼旁采讲古本诸家,采摘汇荟以成此书。故首列《大学古本》原序,次列阳明所定《大学古本》全文,又次摘
一卷。晋葛洪(284-364)撰,清马国翰辑。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西南部)人。父祖均仕东吴。少以儒学知名,历丞相府及司徒掾,后因求丹出为句漏令。世奉天师道,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师事
八卷。清江顺怡(约公元1862年前后在世)撰。江顺怡字秋珊,自署愿为明镜室主人,安徽旌德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年间(1875-1908)曾为县丞,在浙江候补。他工于词,有《愿为明镜室词》行世,又有《续红
一卷。宋方岳撰。方岳,字元善,号菊田。浙江宁海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有十四条,为评论诗词的文字。又自载其感旧题画诗二首入集,似为不类。其见识亦不高。如声言“梅花”二字入诗尤为难工,引贾似道“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