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撰。①六卷,明利玛窦(1552-1610)、徐光启(1562-1633)译。②十五卷,清伟烈亚力(1815-1887)、李善兰(1811-1882)译。①利玛窦,字西泰,意大利耶稣会教士,1572年到1577年在罗马神学院从名师克拉维斯(1537-1612)学习数学,1582年来华传教,同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主要数学译著(合作)有:《测量法义》、《勾股义》、《几何原本》前六卷、《畴人十篇》、《同文算指》前编、通编、《圆容较义》等。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1597年举人,1604年进士,1623年授礼部右侍郎,1632年任文渊阁大学士。未官之前,博览群书,曾从利玛窦学天文推步;通晓历法,主持改历;研究农学,颇多建树,著有《农政全书》等书。1606年由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据克拉维斯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15卷》,于1607年刻印出版,后收入《四库全书》。《几何原本》乃西学之源,为古希腊人欧几里得撰写十三卷,后二卷为后人续增,《几何原本》数百年来为各国数学教育据本。前六卷专论平面几何,卷一论三角形,卷二论线,卷三论圆、卷四为圆内外形,卷五卷六为比例。每卷有界说、公理和题设,前六卷共设一百八十二题,每题有法,有解、有论、有系。“其于三角、方、圆、边、线、面积、体积比例变化相生之义,无不曲折尽显,纤微毕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徐光启自序云:“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该译本文字通俗,译名恰当,徐光启精心研究以求合原书之意,很少有误,许多译名沿用至今,并传播到日、韩等国。《几何原本》刊行后,以其严谨的逻辑演绎体系,一改中算恪守的《九章算术》之方式,与《同文算指》共成为研习数学知识、掌握西方历法的必读书。在学习西方逻辑推理方法,研讨《几何原本》过程中,明清中算家纷纷著书,揣摩西学几何要旨。主要著述有方中通《几何约》(1661),李子金《几何易简录》(1679),杜知耕《几何论约》,梅文鼎《几何通解》等,对明清中算发展多有影响。《几何原本》前六卷版本有1607年北京初刻版;1611年三校本于北京复刻出版;清同治四年(1858)李善兰于金陵合刻成十五卷本;李之藻收其入《天学初函》本,1899年刘铎编《古今算学丛书》收入,上海算学书局石印本,现存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多处。②《几何原本十五卷》。伟烈亚力是英国传教士,1847年来华传教。他懂汉语,1853年著《数学启蒙》二卷(中文),同时经营英人麦都恩博士所设墨海书馆。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于1852年到上海,即与伟烈亚力合作完成了利徐未竞事业,共译《几何原本》后九卷,前后费时四年于1856年卒业,1857年刊刻出版。后九卷自英文本译出,伟氏撰序云:“购之故乡始得是本,乃希腊文翻我国语言。我国近未重刊,此为旧版”。英文本“校勘未精,语讹字误,毫厘千里所失匪轻。……(李)君固精于数学,于几何之术心领神悟,能言其故。于是相与翻译,余口之,君笔之,删芜正讹,反复详审使其无有疵病则君之力为多。”第七八九卷论数(属数论知识),第十卷论无比例的几何,第十一至十五卷为立体几何。伟、李《几何原本》版本有咸丰七年(1857)韩应陛刊本;1865年金陵书局十五卷本,现藏北京图书馆;1882年江宁藩署十五卷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古今算学丛书》影印金陵书局本;积山书局石印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四书集说

    二十八卷。明徐养元、赵渔同撰。养元字长善,渔字问源,都是唐山(今河北唐山)人,崇祯十六年(1643)同榜进士。此书汇集朱子《四书或问》及《四书存疑》、《四书大全》诸书以及诸家之说而成,讲解四书,无独到

  • 匡山集

    六卷。清王沛恂(约1692前后在世)撰。王沛恂,字书岩,山东诸城人,生卒年不详。官兵部主事。本集文五卷、诗一卷。诗文抗直有气势,意旨所至畅所欲言,但不免因恃气而产生冗赘句子。有康熙间刊本。《四库全书总

  • 国朝严州诗录

    八卷。清宗源瀚(生卒年不详)撰。宗源瀚,江苏上元(今江宁)人,曾任浙江补用道严州府知府。清朝严州其诗之流传见于阮氏《輶轩录》、六县旧志与诸家纂辑者则时时遇之,作者不胜流连追慕,阮氏属幕中诸君子与书院肄

  • 周政三图

    三卷。吴之英(1857-1918)撰。吴之英字伯禘,号西蒙愚者,四川名山人。早年在四川尊经书院就读,1887年后曾任通材书院都讲,后任蜀学会主讲,与同志创办《蜀学报》为主笔,宣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

  • 文始真经

    见《关尹子》。

  • 诗经揭要

    四卷。清周蕙田(生卒年不详)撰。蕙田字蓉裳,玉峰人,生平不可考。著有《五经揭要》。是编为《五经揭要》之一。据《五经揭要》沈初序,知是编成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全书凡四卷,分上下两格,上格备录章旨

  • 太清楼帖摹本

    十卷。明陈钜昌(生卒年不详)重刻。陈钜昌,生平不详,可见《红绶轩帖》。据董其昌之题语,可知《太清楼帖》为宋徽宗大观年间,龙大渊等人检内府所藏晋唐墨迹,重加摹刻而成,其金石之工,较于淳化刻帖为胜,但传世

  • 陈州志

    十二卷,清王士麟修,何润纂。王士麟,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来任知州。何润,字尔澍,本县举人。本志为现存最早的陈州志。其志纂修时,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志尚存。顺治十五

  • 桐江集

    八卷。元方回(1227一1307)撰。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二年(1262)别省登第,累官知严州。入元,为建往路总管。名久即罢。晚年乃倡讲道学。著有《桐江集》、《读古今考》等。

  • 昆林小品

    三卷。《昆林外集》。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贞白,一字昆林,号石生,又号贞庵。柏乡(今属河北)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任工部给事中、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等。卒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