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刻烛集

刻烛集

一卷。清曹仁虎(1731-1787)编。曹仁虎字来殷,号习庵。嘉定(今上海)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南巡,召试,列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二十六年(1761)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五十一年(1786),督学广东,遭母丧,哀痛过度而死。曹仁虎博学多识,在翰林院时,每遇朝廷大乱,典册多出其手。其尤以诗著称,与王鸣盛、王昶、钱大昕、赵文哲、吴泰来、黄文莲合称“吴中七子”。其诗以吟咏景物,登临凭吊和酬赠唱和之作为主。其写法上宗法唐人。各体之中,以七律较优,凝炼高深,声调清亮。其五律同样具有语言精炼,境界浑融的特点。著有《曹学士遗集》。此编为曹仁虎、王昶、赵文哲、吴省钦、省兰、严长明、沈初、陆锡熊、程晋芳、阮葵生、董潮、汪孟名、陆耀等唱和之诗。王昶有《春融堂集》。赵文哲有《璞庵全集》。省钦有《白华诗钞》。省兰有《听彝堂偶存稿》。严长明有《严冬友诗》。沈初有《兰韵堂集》。陆锡熊有《宝奎堂集》。程晋芳有《蕺园诗集》。阮葵生有《茶余容话》。汪孟鋗有《厚石斋集》。董潮字晓沧,浙江海盐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改庶吉士。陆耀字朗夫,号青来,江苏吴江人。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官至湖南巡抚。案汉武柏梁诗,说者谓联句所由昉。自后宋欧阳修,有《礼部唱和集》,载于《宋史·艺文志》,而书不传。传者有邓忠臣等《同文馆倡和诗》。此集为仁虎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至三十一年(1766)在都门各种联句之作。日本国相,曾以饼金购之,是为艺林嘉话。至于诸诗,风格相近,无大优劣。有乾隆四十四年(1779)家刻本。

猜你喜欢

  • 甘泉新论

    一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他在书中主要阐发自己的“宇宙一气”、“理气一体”的心学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初,是一种空虚状态,所谓虚就是无。宇宙的变化过程,就是万物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有

  • 春秋说题辞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说题》、《春秋纬说题辞》,旧有宋均注,自《七录》以来不见著录,亡佚已久。本书似为《春秋纬》的概论或序言,其中泛论六经的意义和旨要

  • 鸡泽脞录

    一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程鸿诏字伯敷,大兴(今属北京境内)人。道光举人,官至江苏侯补知府,著有《有恒心斋文集》。此书成于道光戊甲春(1848),是作者整理往日游历笔记并重新编定抄写而成。因作

  • 孔子家语

    十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曾遍注群经,不分今古之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长于贾逵、马融之学,唯不喜郑玄之说。故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

  • 六书总要

    五卷。明吴元满撰。参见《六书正义》。此书与其《六书正义》一样,也分数位、天文、地理、人伦、身体、饮食、衣服、宫室、器用、鸟兽、虫鱼、草木12门,因袭戴侗、杨桓的说法极力发挥之。所分部首,皆以象形为主,

  • 红罗镜杂剧

    清傅山(1602-1683)撰。傅山字青竹,改字青主。明亡后,穿朱衣,居土穴,坚决不出仕清朝。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强征至京,以死拒绝就任,放还。家居以行医为业,诗文书画皆有盛名。著有《霜红龛集》等。《红

  • 雍音

    四卷。明胡缵宗(1480-1560)撰。胡缵宗初字孝思,后改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甘肃秦安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翰林检讨,出嘉定判官,累历右副都御史,因事下狱。后释归。著有《安庆府志》

  • 春草斋集

    十卷。《附录》一卷。明乌斯道(约1367前后在世)撰。乌斯道,字继喜,浙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荐起知石龙(今象州)县,后调江西永新。因坐事谪戍安徽定远,寻放还。著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焦尾阁遗稿

    一卷。清卢德仪撰。卢德仪(1820-1865),浙江黄岩人,举人卢埚元孙女,卢肃炡之女,王维龄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六年(1875)刊本。由其子太常寺卿王彦威搜辑而成,书前有张文虎所撰写的传记,孙

  • 春秋疑问

    十二卷。明姚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撰。该书对《春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胡安国《春秋传》有所纠正,对诸儒穿凿附会之处、苛刻严酷之习也有所扫除。作者自序称:“窃评诸儒之论,有合于经者录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