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

五卷。明李祯(1376-1452)撰。李祯字昌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文学家。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李祯博学多识,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后任广西、河南左布政使,有政绩。著有诗集《运甓漫稿》、《容膝轩草》,词曲集《侨庵诗余》和《侨庵小令》等。《剪灯余话》是他仿效瞿佑的《剪灯新话》所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二十二篇。该书思想内容平庸,好用典,且多用华丽偶句,于故事中插入不少与情节关系不甚紧密的诗词,炫耀才学。最多的一篇故事中有二十余首诗词,喧宾夺主,显得冗赘。其中有价值的是男女恋爱故事,如《琼奴传》、《秋千会记》等。《琼奴传》写一对青年男女的悲欢离合,男主人公徐苕郎以诗才赢得婚约,后来被权贵迫害致死,有对封建时代黑暗现实的批判揭露。但女主人公琼奴在拼力为夫申冤雪仇之后,又从容投水殉夫,宣扬了封建道德。《秋千会记》写元代一对蒙古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为抗拒父母嫌贫爱富悔婚约而自尽,后死而复生,与爱人相聚。明代小说家凌濛初据此篇改写成话本《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清安寺夫妇笑啼缘》,收入《拍案惊奇》(初刻)卷九。明代谢宗锡的传奇《玉楼春》,也主要取材于《秋千会记》。该书明清时有刻本,篇数不全。董康诵芬室据日本庆长、元和间刊活字本翻刻之本为足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周夷校注本,为现今通行本。

猜你喜欢

  • 达斋春秋论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平议》)撰。该书评论《春秋》史事,总结历史经验,折衷三传,而不主一家之言。全书重点在于议论,而不在于考证。不录经文,有所论说,则标举题目,往往以后世盛衰之迹与《春秋》史事相对照

  • 潭柘山志

    二卷。神穆德撰。神穆德,清宗室,镶红旗都统,曾任镇守朔平府等处建威将军。潭柘在京西七十里。山本自太行,冈连西山,称太行第八陉。山势险峻,上干云霄。挹抱回环,峦重岭复。主山以培当群山之心,九峰扆而立。古

  • 文筌

    八卷。附《诗小谱》二卷。元陈绎曾(约1329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文说》辞目)。是编分古文小谱、四六附说、楚赋小谱、汉赋小谱、唐赋附语五类,体例繁碎,大抵妄生分别,强立名目,殊无精警。诗小谱二卷

  • 周易句读

    四卷。清周世金撰。世金有《易解拾遗》,已著录,生平事迹可详参。此书其例于每一句读各旁注句字读字,系辞以下则仅以黑白圈分章段。此书于蒙学多所俾益。卷首有欧阳厚均序,称此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尚无刻

  • 庶物异名疏

    三十卷。明陈懋仁(生卒年不详)撰。陈懋仁著有《年号韵编》。此书汇辑古今物名之异者。并为之作笺疏。共二千四百五十二名。分二十五部。此书舛误之处亦甚多。

  • 三略直解

    三卷。明刘寅撰。刘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其所注之书皆名《直解》,《尉缭子直解》已著录,此又其所注书之一种。今本《三略直解》分上、中、下三卷。卷上首有一段文字叙《三略》作者及授受源流,谓《三略》本太公书,

  • 读书小记

    三十一卷。清代范尔梅撰。范尔梅字梅臣,号雪庵,洪洞(今山西南部)人。此书是作者读书考证方面的札记,是用来讲学的。其中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札记六卷,《周易》札记及“易论”、“易卦考

  • 尔雅蒙求

    二卷。清李拔式订。拔式字竹岭。卷首有嘉庆三年(1798年)李氏自序。正文用寸楷书《尔雅》正文,旁注以音,或只别四声、或直注一音,盖专为学童而作。是编可令学童读、写并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有嘉庆间刊本

  • 石潭易传撮要

    一卷。明刘髦(1373-1445)撰。髦字孟恂,号石潭,江西永新人。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仕,教授乡里,弟子甚众,人称“石潭先生”。刘氏认为程颐学术之全体大用具备于《易传》。朱熹曾想将其要处别写

  • 裴务齐切韵

    一卷。唐裴务齐撰,清顾震福辑。裴韵新旧《唐志》均未著录;《日本现在书目》著录裴务齐《切韵》五卷。《广韵》卷首附列增字诸家姓名中有“裴务齐增加字”字样。郭忠恕《佩觿》征引裴韵序转注之说、《倭名类聚钞》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