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助语辞

助语辞

一卷。元卢以纬撰。卢以纬字允武,元末东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皆不可考。我国专释虚字的专著,以卢氏《助语辞》为最早。《助语辞》初称《语助》,收入《奚囊广要丛书》。后胡文焕《格致丛书》所收《语助》,题名为《新刻助语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陈雷所撰《语助》订补之作名《音释助语辞补义》。卢氏著作遂以《助语辞》之称较为通行。《助语辞》收六十组虚词或与虚词有关的词组,共计一百一十八个词条。其中单音词六十六个,复合词和词组六十二个。是书在编排体例上以分组释义,连类而及为主要方式,如“然”字条下,列“然后”、“虽然”、“然则、然而、不然”三个词条、五个词释“然”,连类而及于“尔”、“如”、“若”等。另一方式是把同义或近义词归为一组,在比较辨析中阐发其意义及作用,例如:“‘呜呼’、‘吁’:呜呼、嗟叹之辞,其意重而切;吁、亦咨嗟之辞,其意稍轻;此皆先叹息而后发语。更有‘於’字音呜,为语中叹辞。《尚书》:‘禹曰:於!’未转作此‘呜’字写,意则同。‘黎民於变时雍’、‘於缉熙敬止’,又作‘於戏’,音同。‘於戏!前王不忘。’”本书虽专释虚字,但其研究方法仍以传统训诂方法为主。对所辑语词,皆阐释其意义,分析其用法,并援引古籍以为例证。但《助语辞》对传统训诂有所突破,它总结了汉代以来训诂学家对虚字的研究成果,触及到某些语法问题:第一、对句子或句间的语义结构关系有所阐发。是书把其结构关系大致分析为转折关系、设问关系、假设关系和过接关系等。第二、对某些虚词的用法和语法意义有一定程度的概括和归纳。如把“而”字归纳为“转折”和“助声”两类,把“夫”字归纳为“发语之端”、“在句中与‘乎’字似相近”和“在句末者为句绝之余声”三类等。《助语辞》虽然还没有明确地划分词类,但对虚词用法和语法意义的归纳,已较前代训诂学著作有较大进步。第三,对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及其作用有所阐发。例如,“者”字条说:“有‘者’前‘也’后。‘者’举其说于前,‘也’释其意于后以应之。”这是说明“……者,……也”这种句式中,“者”与“也”的前后呼应关系。在“哉”字条说:“在句中如‘贤哉回也’、‘君子哉若人’直是叹其人之果贤、果君子。”这是说明在倒装句式中“哉”字所起的造句作用。《助语辞》是第一部专释虚词的著作,较之古籍注解中一字一句的零星诂解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书属于草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摆脱传统训诂的影响,往往从词义训诂角度阐发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训解颇含混不清,说明作者对“语法”尚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另外,释文例证不足,引文多不注明出处等亦为是书不足之处。《助语辞》有明嘉靖年间刊行的《奚囊广要丛书》本,是本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胡长孺序。另有万历年间胡文焕编辑之《格致丛书》本,是本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胡文焕序,删掉了胡长孺序,且较《奚囊》本少了一页(少了六组十一个词),更名为《新刻助语辞》。另有清陈雷撰,魏维新校订的《音释助语辞补义》,书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魏维新尚著有《助语辞补》一卷,书后附有王鸣昌、魏维新编订的《助语辞补义附录》。日本享保丁酉年(1717年)刊刻《重订冠解助语辞》,是本亦录胡文焕序。

猜你喜欢

  • 乐律心得

    二卷。清安清翘撰。清翘字翼圣,号宽夫,山西垣曲人,乾隆进士,官陕西三水知县。于学嗜天算,旁及诸子百家,著有《数学五书》、《周易比例》、《矩堂语录》等。《乐律心得》系《数学五书》之一,凡二卷。卷一为论十

  • 冶古堂文集

    五卷。清吕履恒(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履恒字元素,号坦庵,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本集是履恒死后由淳安方婺如及其门人石屏、张汉所选定,计收文一百九十二篇。

  • 明皇杂录

    二卷。别录一卷。唐郑处诲撰。生卒年不详。郑处诲字廷美,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累迁工部、刑部侍郎,出为浙东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该书成于大中九年,有处诲自序。《

  • 国清百录

    四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国清百录》一书,是在天台宗创始人智灭度后,先由沙门智寂搜访他的事迹笔札及其碑文等进行编集,因书未成而去世,遂由灌顶继续增撰而成。此录前有宋绍

  • 异鱼图赞补

    三卷。闰集 一卷。清胡世安(详见《大易通则》)撰。是书前有作者万历戊午(1618)年间自序一篇,是胡氏未中进士之前所作。因为杨慎《异鱼图赞》还有很多缺漏,胡氏广采遗说,编成此书。卷上、卷中,共补鱼类一

  • 直隶通州志

    二十二卷。清王继祖修,夏之蓉纂。王继祖,汉军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十五年知通州,二十二年离任。夏之蓉(1698-1785),字夫裳,号醴谷,晚号半舫,江苏高邮人。清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盐城教谕,

  • 富国养民策

    一卷。英国哲分斯(1836~1883)撰,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哲分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838年,法国人古尔诺首先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中,用以解决经济学中的问题,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人

  • 铜梁县乡土志

    三卷,清夏云程等纂修。夏云程,邑人。《铜梁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抄本,共三卷。首载学部所颁例目,其宣示意旨,略为奏定学堂章程。所列初等小学堂学科,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

  • 鼎湖山志

    八卷,清释成鹫撰。成鹫,广东肇庆府高要县鼎湖山庆云寺住持。高要县山水,以端溪七星崖为最著名,鼎湖山则鲜有知者。鼎湖山,又名顶湖山,天湖山,云顶山。高千余仞。周百里。山顶有湖,四时不竭。天将雨,湖先出云

  • 两粤城守记

    见《两粤梦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