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庐诗钞
二卷。清陆毅撰。陆毅,字士迪。生卒年、仕履、里籍均不详。此集为陆毅诗集。分上、下二卷。上卷为古今体诗二百零八首,卷下亦古今体诗二百五十六首。其五、七言近律追琢工秀,恬淡自然,修辞典雅、托意遥深,气韵沉雄。《北庐诗钞·序》称其诗“比兴深长、音调高古,上可希风少陵,下亦不失北地,信阳诗坛中断推一。似此高华伟丽又有韩苏之气,而无郊岛之音,可以度越诸家矣。工丽似许郢州。清使流逸绝似刘随州。精切典雅,更极锤练之工。”有民国石印本。
二卷。清陆毅撰。陆毅,字士迪。生卒年、仕履、里籍均不详。此集为陆毅诗集。分上、下二卷。上卷为古今体诗二百零八首,卷下亦古今体诗二百五十六首。其五、七言近律追琢工秀,恬淡自然,修辞典雅、托意遥深,气韵沉雄。《北庐诗钞·序》称其诗“比兴深长、音调高古,上可希风少陵,下亦不失北地,信阳诗坛中断推一。似此高华伟丽又有韩苏之气,而无郊岛之音,可以度越诸家矣。工丽似许郢州。清使流逸绝似刘随州。精切典雅,更极锤练之工。”有民国石印本。
二卷。旧本题元虞集(1272-1348)注。生平详见《平猺记》辞目。此编所注杜诗,凡七言近体一百四十九首。卷首杨士奇序,称春解题桃树一篇,了然于仁民爱物之旨,深得杜意,必伯生所为。但欧阳元撰集墓碑未载
一卷。清夏鸾翔(详见《洞方术图解》)撰。《致曲图解》是夏氏对圆锥曲线综合研究的成果。他首先介绍了西方按次数把代数曲线的分类:一次式为直线;二次式为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三次式八十种曲线;四次式有五
三十二卷。明代瞿汝稷(生卒年不详)集。《指月录》一书,录述从过去七佛到宋大慧宗杲的禅宗传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传略。卷一、二、三述过去七佛,应化圣贤,西天祖师;卷四述东土祖师,从菩提达磨到六祖慧能;卷五
元刘佶撰。佶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记至元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二十八日至三十年(1370)正月共十七个月之事,为作者亲身闻见。当时明军逼近大都,元顺帝出逃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
① 十五卷。宋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其生平履历不详,曾著有《栾城遗言》一卷,中间辨论文章流别及古今人是非得失,最为详晰。所著《双溪集》中,有上秦桧
①四卷。清房万达修,王维明纂。房万达,字君如,辽阳人。贡士。顺治五年(1648)任武城县知县。武城,故鲁地。按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县令金守谅。其刻版毁于战乱,书亦罕见。房万达任县令后,偶获金志残本。其几经
二卷。《附录》一卷。元沈贞(生卒年不详)撰。贞元吉,自号茶山老人。长兴(今属浙江)人。入明不仕。劳钺《湖州府志》称所著《茶山稿》十二卷;顾应详《长兴志》称所著《茶山集》共五十卷;朱彝尊编《明诗综》仅搜
一卷。清陈景云(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三卷。清陈寿祺撰。本书之“传”全录《汉书·五行志》,而引《尚书》、《毛诗》、《公羊传疏》、《南齐书》、《隋书》、《唐书》各部史书的《五行志》以及萧吉的《五行大义》、《开元占经》释湛然的《辅行记》、《初
十六卷。《文集》二十二卷。清彭而述(1606-1665)撰。彭而述,字子篯,号禹峰。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至阳曲知县、贵州巡抚、衡州兵备、广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早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