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拾遗

十三经拾遗

十六卷。清王朝渠(生卒年不详)撰。朝渠字揆方,号达诠,江西万年(今万年县)人。乾隆四十四年举人,由大挑选义宁州训导,勤于其职,课士有方,升任直隶宁河县知县,兴利除害,培养人材,有循吏之称。生平植品砥行,精研经训,所著除本书外,尚有:《唐五经考证》、《学闲谈》、《需次燕语》、《南唐前人物补遗》、《寓浔稽古录》、《江西通志》、《义宁备征录》、《万年备征录》等。本书采集《十三经》的遗文遗篇,外附《乐》及石鼓的释文。自序称:“朱彝尊《经义考》有逸经三卷,尝取以相校,见其《春秋》只《左传》一条,《周官》罔经曲之别。诸经散逸,弃置咸多,特搜求采择,裒成一书。”用意极好。但其中如夏、商二《易》的遗文,历引《帝王世纪》、李淳风《乙巳占》、李昉《太平御览》、罗泌《路史》、王应麟《玉海》、黄氏《六艺流别》及董斯张之说,《连山》、《归藏》早已亡佚,言者大都不足为据。而《乙巳占》所说姮娥偷吃不死之药而奔月,《路史》所载共工人面蛇身红发、丽山之子青羽人面马身,尤其涉于荒诞。《诗》遗篇所录文王、成王、穆王的歌诗,虽然见于《琴操》、《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但其诗与《三百篇》毫不相似。以此补经,真有狗尾续貂之感。有嘉庆五年刻达洤就正编本,豫章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西台漫记

    六卷。明蒋以化(约1584年前后在世)撰。蒋以化,字仲学,号养桐,常塾人,蒋以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隆庆元年(1567)举人,官至监察御史。《西台漫记》一书杂记见闻,也多涉及僻逸幽怪的事。例如其中记叙

  • 蓼村集

    四卷。清王苹(1661-1720)撰。王苹,字秋史。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性孝好读书,少有狂名,工诗古文。其诗颇得王士祯、田雯称道。有“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有人行”

  • 四书续考

    四卷。清陶起庠(详见《四书补义》)撰。是书首有起庠自序,书分四卷。卷一为至圣、四配、诸贤,卷二为帝王、帝臣、王佐、贤侯、天象、地图、逸民、良史,卷三为诸侯,卷四为诸臣、时人,虽也荟萃群书,而颇有抉择,

  • 张氏三礼图

    一卷。唐张镒(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中书侍朗平章事,凤翔陇右节度使。新、旧《唐书》皆有传。传称“大历五年(770),除濠州刺史,为政清净,州事大理

  • 涌翠山房集

    八卷。清高延第(1823-1886)撰。延第,字子上,号槐西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赐翰林院待诏。著有《北游纪程》、《老子正义》、《山阳县志》等书。他主张“为学贵识见不卑,胸次不俗,性情不伪。为治

  • 祥符文献志

    十七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甫,号嵩渚,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文学家、学者。正德进士。授沔阳知州,累擢山西佥事。嘉靖间免归。家居四十年,肆力于学,以古文名于时。有《医史》、《汴京

  • 织斋集钞

    八卷。清李焕章(1614-1688?)撰。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乐安(今山东博兴)人。明诸生。入清后,弃科举功名而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南北。好读佛书,喜作古文。与侯方域、王猷定、陈弘绪并称“四家”,周

  • 千顷堂书目

    三十二卷,清黄虞稷编。黄虞稷(1627-1691),字俞邰,又字楮园,江苏南京户部街人,是一位精通元明史事的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先世泉州人,其父官至南京国子监丞,好读书,喜收藏,且多有著述。黄虞稷从小

  • 视学

    二卷。清年希尧(?-1738)撰。年希尧,字允恭,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先后在云南、河北、安徽等地做官,一生从政,但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每赴新任时必带上科技图书和仪器。他主要研究数学和医学,对工程图

  • 春秋义疏

    无卷数。清蒋家驹(详见《尚书义疏》)撰。此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之说为蓝本并融入自己的看法,然而既未能避免胡《传》牵强苛刻的弊病,作者自出之新意也往往流于穿凿臆断;且作者理路似欠明晰,多有“后文每事示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