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物要览

博物要览

① 十六卷。明谷泰(生卒年不详)撰。谷泰字宁宇,官蜀王府长史。此书共十六卷,第一卷记碑刻,第二卷记书,第三卷记画、第四卷记铜器,第五卷记窑器,第六卷记砚,第七卷记黄金,第八卷记银,第九卷记珠,第十卷记宝石,第十一卷记玉,第十二卷记玛瑙、珊瑚,第十三卷记琥珀、蜜蜡、玻璃等物,第十四卷记水晶、玳瑁、犀角、象牙等物,第十五卷记香,第十六卷记漆器、奇石。所记多作者之所见闻,虽未能详备,然亦可供文物爱好者之参考。书成于天启中,有明刻本。② 十二卷。清谷应泰(1620-1690)撰。谷应泰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人顺治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顺治十三年(1656),于提督浙江学政佥事任上,延揽学者,搜集史料,编撰《明史纪事本末》,顺治十五年,全书告成刊行。是书为杂品之作。卷首有李调元序,指出凡天下珠玉犀象,可珍可玩之物,谷应泰均作考证,记其名称,考证产地,赏鉴之精,使富商大贾不敢欺世。书中具体内容为:卷一叙述历代鼎器、杂器、铜器的形状、大小、颜色、作用、价值等。卷二叙述各种窑器。卷三叙述黄金产地、品种和辨黄金真伪法。卷四叙述自银产地、品种和十三种假银等卷五叙述珍珠产地及其种类。卷六叙述宝石产地、种类、价值。卷七叙述各种玉的产地、颜色。卷八叙述玛瑙、珊瑚、水晶、琥珀、密蜡产地、颜色、辨真伪法。卷九叙述玻璃、琉璃、车渠、玳瑁、犀角、象牙产地、作用、辨真伪法。卷十叙述各种香、木产地、品第、价值等。卷十一叙述石的品种、产地卷十二叙述历代名锦的种类、价值等。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谐声部分篇

    一册。不著撰人名氏。其中有王念孙、许瀚校语多处。详核是书,乃是丁履恒《形声类篇》的稿本。与大亭山馆刊本《形声类篇》相较,是书仅有前四卷:卷一形声部分篇,卷二形声通合篇,卷三论入声分部,卷四形声余论;没

  • 柘坡居士集

    十二卷。清万光泰(1712-1750)撰。万光泰字循初,一字柘坡,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年三十九岁。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乾隆庚午(1750)举人。万光泰博学工诗文,善画山水,尤精于数学,

  • 洙泗源流

    无卷数,亦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亦未署年月。《千顷堂书目》作此书为八卷,宋金华(今属浙江)时荣撰。本书叙儒家源流,序文称所录始于尧舜,以为洙泗之源;终于颜、曾、思、孟,为洙泗之流。然今本所录仅自唐虞

  • 毛诗驳

    一卷。三国魏王基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基撰《毛诗驳》一卷,残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毛诗驳》五卷,《唐本》较《隋本》多四卷,惜已佚。是书马国翰据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辑得十五节为一卷

  • 说文体例

    一卷。近代何容心(生卒年不详)撰。容心字蛰卿,安徽桐城人。何氏认为,有清一代,开示学童的“说文学”著作,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最佳,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然犹未尽善,只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纲,未以

  • 雕菰楼易学

    四十卷。清焦循撰。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江都黄珏桥,分县为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举人。一生著述颇多,于《易》学有《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易章句》十二卷、《周易补疏》二卷

  • 中国度支考

    一卷。英国哲美森撰。美国林乐知译。哲美森,清时英国驻沪领事。曾考查研究中国度支情况,将光绪三十年(1904)至三十三年间的京外奏报辑录成编,共三十七条,先分条计出入数字,然后总计全国每年出入清单。是书

  • 喻星槎行述

    一卷。清喻怀信撰。怀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乃其父喻元升之生平。元升字登瀛,广西南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历任直隶雄县、延庆州、灵寿、容城、大名等知县

  • 搜神后记

    十卷。旧本题晋陶潜撰。《搜神后记》是继《搜神记》后的志怪小说集。内容记鬼神灵异、精怪奇闻、仙窟异境的传说,篇幅较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浓重的民间色彩,著名的故事有《白水素女》、《袁相根硕》、《丁令威》

  •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

    一卷。宋彭耜(详见《道德真经集注》)撰。前人研究《老子》者,有的只重注释不重音读。彭耜认为应该仔细研究老氏之学的一句一读,据其于卷首序所述,“安有辞义之未通,而理道之顿悟?惟览者互考焉。”由此可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