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万姓统谱
见《万姓统谱》。
见《万姓统谱》。
一卷。清末魏元旷撰。魏元旷原名焕奎,字斯逸,江西南昌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曾官刑部主事。此书所论共有十个方面。一论《易》为周代之书,《连山》、《归藏》都不叫《易》。二论周文王作易并非是为了
十九卷。清王掞撰。王掞号颛庵,江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太常王时敏之子,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无序,有钱之骏所作凡例,依次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以为统系次第应如此。王掞笃信朱子,就
十七卷。清陵曙(详见《礼论略钞》)撰。凌曙传庄存与、刘逢禄之学,谙熟《公羊》家法。他认为董仲舒《春秋繁露》“体大思精,推见至隐”(《春秋繁露注序》),但流传既久,鱼鲁杂揉,篇第褫落,致难卒读。于是购求
二册,清王肇宗撰。王肇宗金陵上元县人。其余不详。此书以邵雍、陈抟易说为宗。列有上下经二图、先天位次图、全经纲领节目、上下经正、卦分对待、天事在外、人事在内诸图、阴阳节气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图、诸卦纲纪
见《百将传》。
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延纶纂修。王延纶,字鹤芝,定州人。光绪进士。宣统二年(1910)任武城县知县。王延纶任县令后,以邑志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县令厉秀芳重修后,又多年未修,于是筹款设局,重新纂辑。
五卷附成绩表,一卷。民国杨增新撰。杨增新,曾在新疆任阿克苏道(维语谓白为阿克,水为苏,谓之白水,意为利农事也)。其书卷一为筹办水利文牍,卷二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三亦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四为筹办水利
一卷。明杨慎撰。是书取《易》、《诗》、《礼记》、《楚辞》、《老子》、《庄子》、《荀子》、《管子》等书有韵之字,标为略例,如《易》例:“日昃之离”,“离”音“罗”,与“歌”、“嗟”为韵;“并受其福”,“
一卷。清华浣芳(1662?-1722?)撰。浣芳,江苏苏州人,张荣之妾,工诗。年二十三而卒,张荣刊其遗诗并作序。《序》称浣芳九岁时梦见唐太宗召唐一代诸诗人教她作诗,其事怪诞。《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荣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孟毓兰修,乔载繇纂。孟毓兰,山东长清县人,清道光二十年任宝应县知县。乔载繇,字孚生,号止巢,宝应县人。廪生。工诗词,著有《妙华仙馆诗词集》。宝应县旧志,今存者有明《隆庆汤志》(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