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同文馆唱和诗

同文馆唱和诗

十卷。宋邓忠臣等(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独不著录。《宋志》最为舛漏,恐为偶遗之。其相与酬答者,邓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干、耿南仲、商倚、曹辅、柳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共十一人。又有名曰向、曰益二人。益疑即温益,向则不知何人。张来、晁补之、蔡肇、耿南仲、李公麟、孔武仲、温益七人《宋史》有传。邓忠臣、商倚并入元祐党籍。惟余干、柳子文行事不概见。曹辅并非靖康时为枢管者,楼钥误合为一,王应麟《困学记闻》已辨之。集中不著唱和年月。考《宋史》张耒、晁补之传,俱称元祐初为校书郎。又据曹辅诗云:“九人同日锁重闱”,而柳子文又有“毛遂未至空连房”句,注云:“周舍十九人,余独后入”。疑试官许先后入院,宋制本自如此。时共事十九人,而集中阙其八人,盖古人真朴,不强为其所不能。诸家专集,惟张耒《柯山集》、晁补之《鸡肋集》、孔武仲《清江三孔集》,至清尚存于世。其余如蔡肇之《丹阳集》、邓忠臣之《玉池集》,已佚不传。其余并有集无集亦不可考。残篇阙句,借此以获见一斑。即有集诸人,以集本校之,亦颇互异。如晁补之五言官醪持饷妇,《鸡肋集》“官醪”作“宫壶”。七言诗似凉风凄有兴句,《鸡肋集》“凄有兴”作“来有思”。此类颇多,题目亦往往不相合,亦未尝不藉为参订之助。此集收入《四库存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抚顺县志略

    不分卷。清程廷恒修,黎镜蓉纂。程廷恒字守初,江苏昆山人。附贡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抚顺县知县。黎镜蓉何许人?抚顺本为承德与京附属之地,设治未及四年,前迹已渺,无可稽征。前任知县赵宇航宰抚顺时,即

  • 易疏

    五卷。《图说》一卷。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一作元功,江西新城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除宁波府推官。福王时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南京破亡,死难。事迹附见于《明史·高倬传》。其书专主京房《易传》,卷

  • 常德府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应先烈修,陈楷礼纂。应先烈,宜川人,曾任常德府知府。陈楷礼,武陵县人,举人。按常德府志,创修于明永乐年间,先后六修,尚存嘉靖十四年陈洪谟修本,其余皆失无传。清康熙九年(1670)知

  • 官职训

    三国吴韦昭撰。是书已佚,清毕沅辑得三条,附于《释名补遗》内。参见“辨释名”。

  • 四书理话

    四卷。清张楚钟撰。张楚钟字石瓠,江西泰和(今同)人。是书为楚钟所著《务宝胜窝汇稿》之一。凡例言有所见闻,或有所会悟,随得随记,名曰理话。其书于训诂外别创一体,阐发名理,精粹处似格言。又每举算术方式为喻

  • 会同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孙炳煜等修,黄世昌等纂。孙炳煜,字耀庭,河南荥阳人,进士,光绪元年(1875)任会同县知县。会同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邑令萧标。迄清复肇修于康熙邑令曹兴隆,一续于乾隆县令于文骏,再续于嘉庆县

  • 恬志堂诗话

    三卷。明李日华(1565-1635)撰。生平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此编载曹溶《学海类编》中,乃摘其“诸杂著中论诗之语,凑合成编”。书中所载主要针对具体诗作的品评及诗人轶事,也有李日华自叙作诗体会之语。

  • 古今刀剑录

    一卷。南朝齐梁时期陶宏景(465-536)撰。陶宏景,又作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晚号华阳真逸,又号华阳真人,谥真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市)人。陶弘景幼年读书万余卷,受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

  • 孔子改制考

    二十一卷。康有为(1858-1927)撰。19世纪末,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思潮的影响,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一批中国封建知识分子试图走“变法改良与维新”的道路。此书就是为其变法作舆论准备的。在书中,他

  • 王艮斋集

    十四卷。清王峻(1694-1751年)撰。王峻,字次山,号艮斋,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王峻少敏慧,受业于陈祖范,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云南乡试正考官,补江西道监察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