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石经考证

唐石经考证

不分卷(乾隆五十五年自刻本)。清王朝撰。朝,江西万年人。此编卷首系朝自题,称《旧唐书》谓此开成石经字乖书法,故立后数十年,名儒皆不窥之,以为芜累。今详校之,始知确如刘氏所讥,而圣经本真。那些由于历代刊刻而沿袭下来的讹误,那些由于墨守成规而遭到屏弃的真实情形,有不少借助此石经而得到考正。如顾氏所举的谬戾,多半是明王尧惠等人所补,不是石经本文。朱氏所辨也是这样。他所看的本子,大概都是装潢家掺入了补字的本子。王氏这些观点颇持平。篇中皆依照本文核对其点画,凡有增减衍脱、与今本不同之处,悉以著录。至旁注改镌各文,因惧滋淆乱,而一并著之。并且多所辨正。严可均《唐石经校文》,书出较晚,朝当时无名,故知道其考证的人很少。王氏考证颇严谨,如谓每经添注各字,有的显然是本文,有的见于《释文》的别本,还有的今已不可考,而疑古有所本,大抵是上石后重加校雠的人所正定的,也有的是唐以后好事之人所妄注的,必定不是一人一时为之。有人怀疑是宋晁氏据蜀石经增添,则完全不对。即此一端,可见王氏态度之不苟。

猜你喜欢

  • 六礼或问

    十二卷。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号双池,清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汪绂生平《清史稿》已入《儒林传》。汪绂家贫曾至闽中为塾师,父殁方归。其后博览群书,于天文、舆地、阵法、术数、乐律无所不

  • 春秋集义

    十二卷。清方宗诚(详见《读易笔记》)撰。作者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明先王的大义,而使乱臣贼子有所惧,故凡是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交际之事,虽小必书,以说明动乱自微而著。《春秋集义》据“经世”“道名

  • 苍莨集

    二十一卷。清孙鼎臣(1819-1859)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善化(今湖南长沙)人。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著为书论,其言明达适治体。以论事切深。时不能重用,告假归。孙鼎臣工诗与古文,有《畚唐

  • 河图圣洽符

    不分卷。清黄奭辑。河图圣洽符名取意于“圣德洽于天下”一语。所辑共六十条,全部取自《开元占经》。内容多与星占之事有关。共分四类,第一类为五星干犯、第二类为客星干犯、第三类为流星干犯、第四类为各星之变易。

  • 彩笔情词

    十二卷 明张栩编。张栩,字叔周,号梦予,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当为万历、天启时人。据张栩自序云,此书为继六观堂刻《青楼韵语》而作。《青楼韵语》只载录妓女情诗,而《彩笔情词》则扩大其范围

  • 皇朝经世文编

    一百二十卷。清贺长龄(17851848)辑,魏源(1794-1857)编。贺长龄,字耦耕,又称耦庚,号耐庵。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升云贵总督。著有《耐庵文存》。魏源,原名远达,

  • 毛诗音残卷

    敦煌本残卷,首尾残缺,不著撰者姓名。只存九十八行,上起《大雅·旱麓》,下讫《召旻》。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徐氏音者三十一则,与残卷相较,文字相同者八条。据此可知此书确为晋徐邈所作。《隋书·经籍志》经部诗

  • 穀梁申义

    一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王闿运是清末著名的今文学者。他认为历代研究《穀梁传》的人很多,著作也不少,但能切中其义旨的为数不多。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虽然引证广博,在保存汉晋旧说方面有一定的成

  • 洪范论

    一卷。宋廖偁撰。廖偁为衡山(今属湖南省)人,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进士。本书没有为《宋史·艺文志》所载录,宋以来的官、私书目,也都很少著录,只有清人朱彝尊的《经义考》载有一篇,说明此书还是有传

  • 人谱类记

    见《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