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叶廷秀撰。叶廷秀字谦斋,濮州(今濮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启进士,崇祯中历南京户部主事。叶廷秀受业于刘宗周,为其高足。著有《西曹秋思》等,是集所辑诗话,半录前人旧文,半出己论。前有廷秀自序,称“
四十卷。《附录》一卷。宋张方平(1007-1091)撰。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方平自号乐全居士,其集名亦称乐全,取庄子“乐全之谓得志”语。少聪颖绝伦,于书一览不忘。家贫无书,从人借三史
五十三卷。清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第二部。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圣祖),爱好数学与天文,在他晚年接受了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下诏开蒙养斋,并赐
一卷。清朱董祥(生卒年均不详)撰。长洲(江苏苏州)人,生平无可考。著有《读礼记略》。本编名似笔记,实是文集,前面有杂论数篇,其余诸篇多谈居家礼制,而丧礼尤多,大多是用古代礼义衡量当代,与所作《读礼记略
一卷。清华承彦著述。华承彦字屏周,直隶天津人。是书首有蒋兰畲序,称承彦学《易》近二十年,晚才求之《大学》、《中庸》,悟其节次,上同于《易》,节节疏解而证明,视以李光地等以大易说《中庸》者有别。次则自署
一卷。佚名撰。敦煌卷子本,原藏敦煌千佛洞,现在巴黎国立图书馆,编目为敦煌《将来目录》第3349号。该卷算经于1899年5月25日为在洞道士王园箓(?一1931)因洞壁破坏从中发见。1907-1908年
一卷,附一卷。元曹志撰。志字伯康,自号拱和居士。生卒年不详。金华(今属浙江)人。元末农民战争爆发,隐居不出。明洪武中,以遗逸荐,不就,终于家。此集为家刻。前有二序,不署年月,也不署撰人。卷末附拱和诗序
十二卷。清倪文蔚撰。倪文蔚(?-1890)字豹臣。安徽望江人。咸丰进士,以主事签分刑部。咸丰十一年(1861)从河南巡抚严树森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同治十一年(1872)授湖北荆州府知府,兴筑长达二百里的
一百二十二卷。宋张君房(生卒年不详)编辑。张君房,字尹才(一作允方),岳州安陆(今属湖北省)人,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进士,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等职,后从御史台谪官到宁海(今属浙
四卷。明庄起俦编。起俦字子鹤,福建龙溪(今龙海)人,为谱主弟子。谱主黄道周(1585-1648),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崇祯时官任右中允,因上疏指斥杨嗣昌,被谪戍广西。南明弘光时任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