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宸堂集
四卷。清张希良(约1700前后在世)撰。张希良,字石虹,湖北黄安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授翰林,历左右春坊赞善,纂修《三朝国史》、《一统志》、《明史》、《春秋讲义类函》等。累官至侍郎,督学浙江,致仕归。张希良工诗文,湛深古学,尚有《宋史删》、《文章翰海》、《格物内外编》、《春秋大义》。是集共四卷,其中文两卷、诗二卷。因久困名场,早年著述,多亢厉之音,自从选入词馆之后,其诗文体格都为之一变。有康熙年间刊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四卷。清张希良(约1700前后在世)撰。张希良,字石虹,湖北黄安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授翰林,历左右春坊赞善,纂修《三朝国史》、《一统志》、《明史》、《春秋讲义类函》等。累官至侍郎,督学浙江,致仕归。张希良工诗文,湛深古学,尚有《宋史删》、《文章翰海》、《格物内外编》、《春秋大义》。是集共四卷,其中文两卷、诗二卷。因久困名场,早年著述,多亢厉之音,自从选入词馆之后,其诗文体格都为之一变。有康熙年间刊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一百四十六卷,附《氏族博考》十四卷。明凌迪知(生卒年不详)撰。凌迪知字稚哲,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著有《名世类苑》、《太史华句》、《两汉隽言》、《左国腴词》、《文选
一卷。清尤侗(生平详见《西堂全集》)撰。该编是尤侗篡修明史时,讨论之余,采其遗事,以备后人戒鉴,撰为乐府诗百首,兼有咏史之意。各篇以三字为题,如《朱家巷》、《鄱阳湖》等。其子尤珍注释详尽、周密。该编有
一卷。汉夏侯建撰,清马国翰辑。夏侯建字长卿,东平(今属山东省)人,乃夏侯胜从父之子,生卒年不详。建从夏侯胜和欧阳高学习《今文尚书》,称“小夏侯”。宣帝时为博士,其今文《尚书》学称“小夏侯学”。其著作已
十二卷。明石存礼(生卒年不详)等撰。石存礼字敬夫,号来山。山东益都人。明弘治五年进士,官至知府。是书为明石存礼、兰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是书分目四十,每目为一篇。自第一篇至二十二篇,释孝经名义;论孝经为孔子所作;孝经有今古文之别;历代孝经学之传授;古代以孝立教;历朝尊重孝经;孝经纬有微言大义;孝
四卷,明杨士奇编。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世,谥号文贞,江西泰和人,目录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以教读私塾自给,游学于湖南、湖北一带。明惠帝建文初年(1399),被
三十卷。清刘逢禄撰。本书之集解,多本刘氏之外祖父庄存与之说,虽本书也博采众家之说,但选择不甚精当。比如“岳曰否德忝帝位”一条,刘逢禄引宋翔凤之说,认为“四岳当有姜姓许由者,许太岳之后也。故《史记》又言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六十卷,清黄恩彤撰,黄恩彤,(1801-1883),字石琴。山东宁阳人。道光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江南盐巡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迁江苏按察使、兼署江宁布政使,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后又随伊里
十卷。清胡俊章(生卒年未详)撰。。胡俊章字效山,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此书经俞樾鉴定,并为之序。有云:“徐懋升著《湖山诗选》六卷,选古今诗家得四百六十八人。其书今罕传本。李敏达修《西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