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宸垣识略

宸垣识略

十六卷。清吴长元撰。吴长元,字太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为布衣食客,屡为京朝士大夫仇校秘册,就其所见,撷具精华,著《天厨杂嚼》,未授梓,改名为《名胜观光计》。乾隆三十九年(1774),大学士英廉等人,奉撰《日下旧闻考》,以朱彝尊《日下旧闻》原本,删繁补漏,成书一百二十卷。篇幅浩博,取携不便。况且此书为天禄宝章,一般人获读不易。吴长元客居京师十余年,留心掌故,经一坊巷、一梵刹,必询其所自,准备撰京师景物、游长安的续篇,正值《日下旧闻考》颁行,便依二书所辑,提纲挈领,综括其大纲,参之掇拾。上自宫府,下迄郊垌,约成此编,名《宸垣识略》,所采不出旧闻考,仅增王侯甲第、名人故宅。此编成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全书共十六卷,分天文、形势、水利、建置、大内、皇城、内城、外城、苑囿、郊垌、识余十一门,各门附总图,分图若干幅。改制巾箱本式,便于携带。所辑范围,只限京师地域,以故旧京畿各门一不采录,其部居分别。卷末识余,旧闻考的风俗杂缀,皆有关朝野故事的趣闻。此编最早的版本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池北草堂刊行本,光绪二年(1876)有新镌本,邵晋涵序,称吴长远《宸垣识略》,虽系采摭旧闻,以旧闻考而成,但其中自述闻见,为二书所无者颇不少,遂依朱彝尊原本,以官署散入城市中,不照旧闻考例,另立专门,其它增入王侯宅第,并附录会馆地址,添加地图,续辑新诗筹,皆为是书独有的条目,考古纪方,允称佳本。较原书更精祥简易。通部无可指之讹。唯其取用旧闻,不著出处。外城地域,遗漏天桥。

猜你喜欢

  • 三体合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满汉字心经附注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等译。该心经、附注由梵策译,现存译出本有七种:一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班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在龙藏翔字函。二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名异译有四种。即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在龙藏翔字函,宝

  • 礼庭吟

    二卷。明孔承庆(1420-1455撰。承庆,字永祚,曲阜(今山东曲阜市)人,生卒年不详。为孔子六十代孙,年三十一未及袭封而卒。其外祖父王惟善将遗诗汇集成此编。内有明景泰间同郡许彬序及明天顺元年(145

  • 鸳鸯针

    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有人认为,作者华阳散人为明末清初吴拱宸之别号。吴拱宸字襄宗,号华阳散人,生卒年不详。《鸳鸯针》当成书于清初顺治、南明政权犹存之时,小说集,四卷每卷演一个故

  • 垫江县志

    十卷,清谢必鉴修,李炳虚纂。谢必鉴,曾任垫江县知县。李炳虚,教谕。垫江县志,创修于乾隆十一年(1746)县令丁廷。嘉庆间董承熙续之。道光八年(1828)县令夏梦鲤重修,咸丰八年(1858)县令钱涛再修

  • 行远集

    《行远外集》均不分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1537)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 靖江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叶滋森修,褚翔书纂。叶滋森,福建闽县人。廪贡生,光绪元年(1875)复知靖江县事。叶氏在任期间,邀邑人褚翔等诸儒纂修邑志,越十月而书成。考邑志正德年间知县事殷云霄始为志,嘉靖四十四年

  •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三卷。元李道谦(1219-1296)撰,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 一卷。元朱象先(生卒年不详)编撰。李道谦,全真道士,字和甫,号天乐道人,赐号玄明文靖长乐真人,夷山(今属河南开封)人,二十四岁时拜全

  • 宋稗类钞

    三十六卷。清潘永因(生卒年不详)撰。潘永因字大生,金坛(今属江苏)人。著有《读史津逮》。此书以宋人诗话,说部分类纂辑而成。共五十九门。末附搜遗一卷。用以补充以上各门之所未备者。所引均不著明出处,是本书

  • 尚书传翼

    十卷。陆键撰。其生卒年不详。键字实府,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明代学者。《尚书传翼》乃蔡沈集传的辅翼之作,故其说多宗蔡传而甚少发明。有明刻本,今存清华大学图书馆。

  • 伤寒微旨论

    二卷。宋韩祗和(生卒年不详》撰。韩祗和,北宋哲宗时淇川(今属河南)人,精医学,对伤寒一门尤有造诣。此书成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宋史·艺文志》不载。原书早已亡佚,只散见于《永乐大典》各卷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