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师山文集

师山文集

八卷。《遗文》五卷。《附录》一卷。元郑玉(1298-1358)撰。玉字子美。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通经学,撰有《春秋阙疑》。不求仕进。设师山书院,受业者众,故集以师山名。此集八卷,乃玉所自编。前有至正七年(1347)程文序,又有至正九年(1349)玉自序。遗文五卷,或为其裔孙蚪等编定。附录一卷,则当时酬赠诗文及后人题咏。汪克宽作玉行状称:“其文以正大刚直之气,发为雄深警拔之词。感慨顿挫,简洁纯粹。然纪事朴实,不为雕镂锻练,跌宕怪神之作。云入马迁、班固而根之以六经之至绅。”《四库全书总目》对此评曰:“其推尊亦太过。然玉学术本醇,克宽所谓大抵主于明正道、扶世教者,其论不诬。”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另元至正刻、明修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明刻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善道堂修补本(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均题名《师山先生文集》。

猜你喜欢

  • 广雅疏证补正

    一卷。清王念孙、王引之撰。《广雅疏证》刊成之后,王氏父子复加勘校补充,所言或细书刊本上,或别签夹入书中。手校补本《疏证》先由清河汪汲收藏,后入扬州书贾夏炳泉手,复由淮安黄海长购得,经罗振玉鉴定确为王氏

  • 楚辞评注

    十卷。清王萌(生卒年事迹不详)撰。王萌,字逊直,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诸生。《楚辞评注》卷首有王萌自序,目录,并附《后记》。《后记》说到各篇作者和此书弃取篇目标准等问题。此书由王萌评注,其侄王远(字带

  • 青莲舫琴雅

    四卷。明林有麟编。林有麟字仁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人。为太仆寺少卿林景阳之子。官至龙安府知府。此书无论古琴制度、名称、典故、赋咏等全都收录,只是不录琴谱。可见此书本是隶事之书,而不是审音之书。书

  • 书传通释

    六卷。明彭勖撰。其生卒年不详,永乐、正统间在世。勖字祖期,又字子期,号昚庵。吉安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永乐十三年(1415)举进士,授南雄、建宁二府教授。正统元年(1436)擢为御史,督南畿学政。后改

  • 尚元斋三世诗

    十二卷。明姚悦及其子兖、孙舜聪之诗。姚悦,字汝訚,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姚兖字叔信,号元岳山人。均以布衣终。姚舜聪字伯达。官休宁县(今安徽黄山)训导。初,姚悦以富甲一乡,姚兖独折节与文士游。所为诗,号

  • 聿修堂遗书记

    一卷。日本丹波元简(1755-1810)撰。丹波元简,字廉夫,号乐窗,出身世医之家,著述甚多。其书大都汇刻于聿修堂丛书中,此书未收入。作者校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辑成此书。校本所据为元刊本、抄本、

  • 音韵指迷

    一卷。清丁显撰。是书收录古今论字母古韵之文,而为之辨析说明。所录既有《玉篇》、神珙、毛西河等人之说,亦收录古今中外华夷朝野儒释道各家字母、鄂罗斯托忒字体、日本东文、《海国图志》字母等,并辨论诸家古韵分

  • 湖北通志

    ①一百卷,首五卷,清吴熊光等修。吴熊光,安徽休宁人,官湖广总督。乾隆五十五年(1790),总督毕沅等延章学诚纂《湖北通志》,未及刊布。吴熊光复奏修之,书久未成,遂分遣幕友编辑,嘉庆九年(1804)成书

  • 续修临晋县志

    二卷。清艾绍濂、吴曾荣修,姚东济纂。艾绍濂字镜漪,山东济阳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副榜。光绪四年(1878)由洪洞调任临晋县知县。按临志传世之旧本,编辑最为精备者,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邑令

  • 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

    一卷。补一卷。清闵麟嗣撰,王士濂补辑。麟嗣字宾连,歙县(今属安徽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士濂字望溪,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生平储书极富,刊有《鹤寿堂丛书》三十余卷,都是朴学家经史考订之作。著有《春秋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