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开蒙要训残卷

开蒙要训残卷

发现于敦煌石室,存断片9个,凡83行,首尾不具。仅第六片有“开蒙要训一卷”一行,乃知是书名曰《开蒙要训》。检《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见著录,但以写本时代推之,当为唐迹。顾名思义,盖为唐人教训童蒙之书。此书虽残而无几,分章先后难知,但编次以诸物等字为序,且介以韵语,与《急就篇》相类。如第七断片:“□防外敌,先须内防。欲□□□,□须自扬。伤人之语,还是自伤。□□□□,□得量。茅茨之家,或出公王。助祭得食,助闻得伤。仁慈者水,为土所伤。济□之仕,为酒所□。”由此可知,其所分各章均有其主旨,至于以诸物为次,大抵草木、虫鱼、山川、宫室相互杂厕,取便讽诵。至若取材之博,隶事之详,亦与《急就》相同。见敦煌石室唐写卷子本。

猜你喜欢

  • 说唐小英雄传

    见《说唐演义后传》。

  • 金石祛伪

    一卷。清陆增祥撰。陆增祥,详见《八琼室金石补正》条。书中著录石刻赝品,自秦及唐共三十四种。其中廌孝禹阙及刘熊残碑,诸家皆无异说。且刘熊碑原石为顾燮光搜访而得,当时尚存于延津学宫中,陆氏认定是赝品,自不

  • 知止斋诗集

    十六卷。清翁心存(1791-1862)撰。翁心存字二铭,号遂庵,谥文端。江苏常熟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心存精研经史,著有《知止堂集》。该诗集于光绪丁丑(1877年)刊行。集中五言诗、七言

  • 周易禅解

    十卷。明释智旭撰。智旭字藕益,号北天目道人,崇祯间住持江浙各地,著述颇丰。此书自序中所谓: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故全书解释卦爻皆援禅理。虽有敷会处,亦颇有可取者。卷一至卷七解六十四卦,卷八解系辞上传

  • 明贡举考略

    二卷。清黄崇兰撰。黄崇兰,安徽怀宁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嘉庆六年(1801)选安徽泾县教谕。作者于课读余暇,每思经义取士之风盛于明朝,因取《明史·选举志》、《科场条贯》、《贡举考》及诸名

  • 四王合传

    一卷。著者不详。该书记吴三佳、尚可喜诸藩事迹,惟书中所记有极不切实处,且脱误甚多。现有《荆驼逸史》本、《明季裨汇编》本、《扬州十日记》合刻本,而以前本讹字较少。

  • 小学集解

    六卷。①清张伯行(见《道统录》)撰。伯行鉴于当时诸坊刻纂注《小学集注》之书只是作为试论剽窃之用,未体现朱熹引人身体力行之意,因集诸家注释,汇会其说,以成是书。伯行没后,其门人李兰梓等为之刊行。②清黄澄

  • 玉华洞志

    十卷。清廖鹤龄撰。廖鹤龄,字云友,福建将乐人。岁贡生。玉华洞在将乐县南十里许,以奇丽鸣天下。万历二十年(1592),海阳人林熙春任将乐县知县,爱玉华洞,认为天下罕见,因撰《玉华洞志》,此为首创。后顺治

  • 嵩少集

    四卷。明郑太原(生卒年不详)编。郑太原,山西潞安(今长治)人,官河南登封(今郑州)知县。嘉靖中,山西浑源刘思溢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少林古今录》。万历十六年(1588),太原依其旧本而增入嵩岳、嵩麓

  • 续诗话

    一卷。宋司马光(详见《易说》)撰。是编题曰《续诗话》,据卷首司马光自作小引,盖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是书对诸名家之诗多有介绍与品评,十分精当。如林逋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魏野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