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安赵忠节公事实
一卷。编者不详。此书记清赵景贤事迹。景贤字季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曾任宣平县教谕。太平天国革命时,赵氏以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有功,被清廷授福建督粮道,加布政使衔。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攻克湖州,赵被生擒处死,清廷诏令依巡抚例赐恤。此书首录谕旨六道,次录国史列传及汪曰桢所撰别传,可资研究太平天国史参证。有光绪八年(1882年)刊本。
一卷。编者不详。此书记清赵景贤事迹。景贤字季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曾任宣平县教谕。太平天国革命时,赵氏以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有功,被清廷授福建督粮道,加布政使衔。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攻克湖州,赵被生擒处死,清廷诏令依巡抚例赐恤。此书首录谕旨六道,次录国史列传及汪曰桢所撰别传,可资研究太平天国史参证。有光绪八年(1882年)刊本。
二卷,附一卷。清江标编。江标(1860-1899),字建霞,号萓圃,一号师许,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其督学湘中时,有感宋元刻版、诸家簿录散布难稽,遂
十卷。旧题南沙三余氏辑。记载南明福王、唐王、绍武、桂王诸政权事迹,对南明政治多有揭露,“江南实奴隶之质,闽亦轻薄天子,肇庆则拨乱无能,广州乃自生内梗,虽仍藩号,究类流人”。且以为明朝元气削于太祖、成祖
一卷。近代金钺撰。参见《说文提要校订》。是编金氏拟以与《说文提要校订》相辅而行,故以《说文提要增附》为名。其所增附有三:其一是南唐徐锴《说文解字部叙》,其二是清蒋和《说文字原表说》,三是清王筠校正的蒋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此书与所作诗评、词曲评合为一起,大概是未完成之稿。书中大都抄撮旧文,并无发明之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六卷。清钱泳(生平说见《朴园藏帖》)辑摹。所选皆清人书,未有赝品,其中多苏州顾沅家藏本。顾沅字湘舟,其鉴赏之识,远出于钱泳之上。此刻第一卷所收为金俊明、释正谊、宋琬、查士标等书。第二卷所收为王士祯、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四卷。宋息斋道人(生卒年不详)撰。息斋道人,即李嘉谋,字息斋,四川双流(今属四川成都南)人,曾官任襄阳府宗正丞。传说他精通道术、儒学,晚年信道。撰有《道德真经义解》、《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等。宋人研
四卷。清永恩撰。永恩系清礼烈亲王代善第六世孙,初袭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878)复号礼亲王。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凡四卷。首列河图洛书,概因河洛以起数,且以卦气定律吕之观点。谓律由声制,
一卷。旧题黄帝(生卒年不详)撰。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传说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受各部落拥戴,率领各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省)
八卷。清张世荦(生卒年不详)撰。张世荦,字无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九年甲子(1744)举人。撰有《南华模象记》八卷。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引《庄子》以释佛理,有的则以佛家之说释解《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