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扬州府志

扬州府志

①四十卷。清金镇纂修。金镇,字长真,又作长征,清顺天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人,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明举人。顺治初曹县知县,康熙十三年(1674)任扬州知府,后升江宁驿传盐法道副使,兼署盐运司,升江南按察使。著有《清美诗集》。金镇“遵奉宪檄”,搜阅明、清旧志,又令所辖九邑进呈所辑新旧志,验之以清朝因革文献,纂成此书。卷一舆图;卷二建置;卷三星野(附祥异);卷四疆域;卷五山川;卷六河渠;卷七风俗;卷八城池(附兵御);卷九封建(附兵争);卷十赋役(附草场、芦洲);卷十一盐法;卷十二物产;卷十三至十四秩官;卷十五选举;卷十六公署;卷十七祠祭;卷十八古迹;卷十九寺观(附仙释);卷二十冢墓;卷二十一至二十二名宦;卷二十三至二十七人物(忠节、理学、文学、武勋、隐逸、笃行、孝友、流寓、方技、列女);卷二十八至四十艺文(撰著、赋、诗、诗余、策、诏敕、奏疏、记、序、书、说、箴、铭、颂、碑碣、杂著、墓铭)。此志例类务从简省,不以类目属纲,而以纲立卷。所记内容于诗文尤详,卷目几达全志三分之一。后雍正府志誉该志“赅详博雅,允称善本。”有清康熙十四年(1674)刻本、油印本。②四十卷。清尹会一修,程梦星等纂。尹会一,字元符,清直隶博野县(在今河北省中部地区)人。进士,雍正十年任扬州知府,不久升任两淮盐运使,仍摄府事。生平讲学以程、朱为归,官至吏部侍郎。程梦星,字午桥,清江都县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工部主事。著有《今有堂集》、《李义山诗注》等。此只作四卷,并撰述一卷,另设都里(卷六)、学校(卷十二)、军政(卷七)、杂记(卷四十),为金志所无。是志篇幅鸿富,资料采录较前志详博。如于河渠、水利二门,除详加记述原委外,还将各时代名贤有关的主张附载各条之下。旧志秩官门载两汉扬州刺使魏相等二十二人、扬州牧马余等七人,则据广陵自汉魏晋至陈周未尝一属扬州,两汉及西晋属徐州、充州、青州,与当时的扬州皆无涉,而不滥入,最为得当。有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猜你喜欢

  • 沁源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韩瑛纂修,王廷抡续纂修。韩瑛字修五,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县)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四十七年(1708)任沁源县知县。王廷抡字简在,四川巴县人,康熙四十一(1702)举人,钦

  • 春秋地名考略

    十四卷。高士奇(1644-1703)撰。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诗人。康熙时以国学生参加会试不中,乃卖文自给。其书文偶为康熙帝所见,遂特命供奉内廷,官詹士

  • 世经堂集

    二十六卷。明徐阶(1494-1574)撰。徐阶生平详见《岳庙集》。是集为徐阶诗文集。凡二十六卷。其中文二十四卷,赋、颂、诗、词二卷。徐阶为官数十年,位居首辅。对裨政多所匡救。对诗文则非所留恋。其诗多感

  • 翊圣保德传

    三卷。宋王钦若(962-1052)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属江西新喻)人,中进士甲科,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王钦若状貌短小丑陋,为人奸诈,因妒忌寇准在澶渊之役立奇功而进谗言使寇准去职。王钦若

  • 存悔斋稿

    一卷。《补遗》一卷。元龚(1266-1331)撰。字子敬,自高邮(今属江苏)迁居平江。曾充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主簿,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所著尚有《存悔斋诗》一卷,明朱存理辑其

  • 春秋说略

    十二卷。清郝懿行(详见《易说》)撰。懿行通经学,尤深于小学。该书于乾隆壬子(1792)脱稿,乙卯(1795)校订,嘉庆乙丑(1805年)读法坤宏《春秋取义测》,复加以校订,可见用力之勤。作者在《叙例》

  • 锡山先哲丛刊

    三辑,十二种,四十五卷。民国侯鸿鉴等编。侯鸿鉴字保三,江苏无锡人。参与编辑的尚有俞复、陶守恒及刘书勉等人。是书专收无锡先贤遗著及有关无锡之著述。第一辑收四种:明佚名《无锡县志》四卷、清吴钺集录民国刘继

  • 七录斋文集

    六卷。明张溥(1602-1641)撰。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斋名七录,太仓(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进士,选庶吉士。年二十,即与同里张采有文名,号为“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文社,称做“复社”

  • 华川卮辞

    一名《卮辞》。一卷。明王祎(详见《大事记续编》条)撰。此书书首有王祎自序。序中说:“至正戊戌(1358)之岁,自秋徂冬,予挈家避兵县南,往来凤林香溪之间,朋友离散,又绝无书可观,心邑郁不自聊,间因追忆

  • 栲栳山人诗集

    三卷。元岑安卿(1286-1355)撰。安卿字静能。余姚(今属浙江)人。所居近栲栳峰,故自号栲栳山人。终身贫困,然志行高洁。此集为安卿邑人宋禧编辑。禧初名元禧。明洪武间应召修《元史》,为安卿题像,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