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拙庵集

拙庵集

九卷。明杜(生卒年不详,约为元末明初)撰。杜字致道。山西壶关人。元末举河东乡试第一,授高平教谕,迁台州学正。洪武中征为四辅官,以老病辞归。此编共诗六卷,杂文三卷,末以诸家赠诗及传略、行状为附录。诗文按体编次。首有天顺八年(1464)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叶盛及成化八年(1472)国志总裁官钱傅序文;末有嘉靖四年(1525)礼部右侍郎刘龙及知壶关县事张友真跋文。可知是集本刊于成化中,而嘉靖中张友直又予以重修。此本为重修本。杜文古朴典雅,尤长于易理,其所作《丽泽轩记》则义理精深,体现了这一特点。诗则吐字清拔,不染尘俗。有明成化刻本。

猜你喜欢

  • 诗经古音

    四卷。宋吴棫(约1100-1154)撰。吴棫字才老,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丞,因忤秦桧出泉州通判。据徐蒇《韵补庐》称,棫著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

  • 别雅订

    五卷。清许瀚撰。许瀚字印林,日照(今山东日照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官峄县教谕。博通经史及金石文字,尤精于训诂、校勘,龚自珍称其为北方学者第一。尚著《许印林遗著》一卷,曾校《说文义证》并

  • 切问斋集

    十六卷。清陆耀(生卒不详)撰。陆耀,字朗夫,又字青来,江苏吴江人。乾隆间举顺天乡试,授中书,累官至湖南巡抚。其为官清励勤勉,所至有绩,其学无所不通,工诗善画。集中卷一至卷三为述闻,皆居家常用知识,卷四

  • 内务府掌仪司现行则例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编纂年月。但据书中所载推断,当成于同治年间。是书第一卷为建设公廨,额定员役、备阅祝文、殿内燃香、宫内设乐、筵宴、筵棹、奉先殿大祭、先蚕坛等各项,第二卷为坤宁宫祭神事例、寿皇殿事

  • 五百家注音辩柳先生文集

    二十一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龙城录》二卷。《附录》八卷。宋魏仲举编。是书版式广狭,字画肥瘠,与所刻《五百家注昌黎集》无二致。是书前有评论、训诂、诸儒姓氏,但不足五百家。书中所引,仅有集

  • 易璇玑

    三卷。吴沅撰。吴沅字德远,南宋初崇仁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璇玑》、《易礼图说》、《三坟训解》、《环溪诗话》、《老子解》、《易论语发微》、《通言》等。《易璇玑》三卷,上卷明天理之自然

  • 易汉学师承表

    一卷。清吴翊寅撰。此书依据洪亮吉《传经表》体例,将历代易家分为杨何、施仇、孟喜、梁丘贺、京房、费直等几派,并根据史传及其它文籍,于每一派下列其流传途径、传者姓名,并注明出处。并附以自己的案语,使其所列

  • 尚书因文

    六卷。清武士选撰。武士选字万青,河南长葛人。武士选在卷首“自序”中称,幼时读《尚书》,每苦于时下讲义皆节节作过文,自添步障。后来读了昆山徐氏《经史辨体》中《尚书》一册,罗列前辈评语,颇为富有。然浓圈密

  • 论语郑注

    十卷。清宋翔凤(1776-1860)辑。宋翔凤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一生辑著颇丰,合为《浮溪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郑玄注。《论语郑注》梁、陈时与何氏并立于学官,但郑学

  • 禅寄笔谈

    十卷、续谈 五卷。明陈师(详见《览古评语》条)撰。此书是陈师自永昌罢归,寓居僧舍时所作,因此以“禅寄”为名。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笔谈》十卷,分三十二类,并附以杂著数篇。《续谈》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