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拜经书屋诗钞

拜经书屋诗钞

一卷。清黄兆麟(1807-1856)撰。黄兆麟字叔文,号黻卿。湖南善化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同年与其弟黄倬一同中举。二十年(1840)与其弟同中进士。次年,又与其弟同任翰林编修。时人传为佳话,将兆麟兄弟比之宋人之宋郊、宋祁。二十三年(1843)黄兆麟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咸丰二年(1852)任福建乡试主考官。后又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礼部、刑部给事中,官至光禄寺少卿。为人质实端凝,谦和淳厚。注意社会时局,留心经世之务。道光末年曾十多次上疏朝廷,痛陈社会积弊,发奸揭伏,为世所称服。著有《古樗山房遗稿》。此集一卷,又标名《燕台草》,皆居京师时诗篇。共古近体诗八十九首。卷中如《吾庐》:“环观万物觉心拓,坐对古人知过多。”语颇能见道。《一雨》:“街柝息群动,寺钟含静机。”其颇善于体物。纵观全册,则伤于才弱。又如《藤花轩消夏杂诗》五律八首:“云峰作奇态,林木无俗容。”又:“即此足颐性,何须访丹邱。”又:“读罢思无赋,孤鸡时一鸣。”全章既非拗体,忽时作不谐之句,实为疵类。考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百四十三录黄兆麟诗四首。一为《舟中杂诗》五古二首,一为《诸葛武侯铜蒺藜歌》七古一首,一为《吴三桂系马椿》一首,诸篇皆不见于此册。但风格皆较此集为遒练。世昌记兆麟集名为《古樗山房遗稿》,亦与此册名称有殊。孙鼎臣《苍莨文集》有黄兆麟遗集序,为兆麟卒后撰。此册卷首亦无。观此册《唐克甫茂才以和除夕诗见示元日复叠前韵奉酬》诗:“今朝己是卅年人。”则此册乃兆麟年四十前后之诗篇,非其最后定本。其不仅集名殊异,而诗亦徐世昌所选诸篇为少逊。有清刻本。

猜你喜欢

  • 阴证略例

    一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此书撰成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专论阴证,首列《内经》阴阳脉例,再举三阴证,采伊尹、扁鹊、张仲景、王叔和、许叔微、韩祗和、成无己诸说,书末附“海藏治证”八条。

  • 礼记略解

    一卷。宋庾蔚之撰,清马国翰辑。蔚之生卒年不详,字季随,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其传不见于《宋书》。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及《册府元龟》,其注《礼记》,名《略解》。《隋志》题庾氏,

  • 居易录

    三十四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本书是士祯康熙二十八年(1689)官左副都御史,至四十年(1701)官刑部尚书十三年间所记。士祯自序称“居易”,“取顾况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之意”,后又说“认居易俟

  • 似山楼诗稿

    一卷。清许孟娴撰。许孟娴,生卒年不详,字静宜,江苏太仓人,李春海之妻。清代画家、诗人。喜吟咏,善书法,工写墨竹。此书前有道光十九年(1839)其同族之弟许廷浩、及邵松年、钱绥槃所作序言,有季锡畴、丁钧

  • 诗纬

    一卷。清马国翰辑。全书共计二十三条,另有注一条,又有附录注一条。与乔松年辑《汎引诗纬》一卷相比,马国翰辑《诗纬》多辑录了十六条。其中属于开元占经者计有十六条,这是乔松年所尽力搜求而终于未能得到的部分。

  • 建文年谱

    二卷。明赵士哲编撰。士哲字伯,山东东莱(今莱州)人。该书记明建文帝始末,从洪武十年(1377年)出生始,迄正统五年(1440年)迎居西内止,皆据程济《从亡随笔》一书而成。每条下引证诸家之说而附以己说,

  • 说文部首六书例读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是书系依六书分析《说文》部首之作。卷首列许氏《说文自序》并节录许氏《后叙》,次为绪言、目次,正文是《说文》部首分析,依六书分类,每类之中又分若干类

  • 乐典

    三十六卷。明黄佐(1488-1566)撰。黄佐字才伯,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少詹子。其学说以程、朱为宗,后人称他为甘泉先生。是书自第一至第十二卷为《乐均》,自第十三至第二十一卷为《乐

  • 潠书

    八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潠书》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所收均为杂文,篇末附王猷定、柴绍炳、沈谦等的评语。集中

  • 后知不足斋丛书

    八函,七十六种,一百七十一卷。清鲍廷爵编。鲍廷爵字叔衡,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浙江候补知县。鲍廷爵的父亲鲍振芳也是一位藏书家,收集古籍甚勤,鲍廷爵承其父志,继续收集古籍,进行校勘,成《后知不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