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数术记遗

数术记遗

一卷。汉徐岳(生卒年不详)撰,北周甄鸾注。徐岳字公河,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受历学于汉灵帝(168-188年)时会稽东都尉刘洪,刘又引天目先生之语,徐岳为成《数术记遗》一卷,还著有《九章算术注》二卷。从书中用语与当时历史不符可知,《数术记遗》是后人托徐岳之名的伪作。该书内容简略,文字短少,主要讨论大数进法和记数方法。书中土张大数记法以万进制最便利。在记数方法中列举了十四种不同的记法。第一种是”积算”,即算筹记数;第十四种是“计数:既舍数术,宜从心计”,根本用不着记数法。其他十二种是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宫算、运筹算、了知算、成数算、把头算、龟算和珠算,这些方法或用着色的珠,以其位置表示各位数字,或用少数特制的筹,以其方向表示各位数字,这些杜撰的方法目的在于简化记数法。全书内容浅陋,多有神秘色彩且不切实际,并无多大价值。唐代明算科考试以该书为“帖读”之本,考生必须熟读,故得以流传于后世。十三世纪宋朝人刊刻“十部算经”时,祖冲之《缀术》已佚,故以《数术记遗》充数,于是成为现传本《算经十书》之一;后又收入《四库全书》。该书版本有南宋鲍浣之刻本,现存北大图书馆;明万历中胡震亨刻《秘册汇函丛书》收入;常熟毛晋的《津逮秘书》本;《四库》本;孔氏微波榭本;《学津讨原》本;《槐庐丛书》本;《古今算学丛书》本;《万有文库》本和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

猜你喜欢

  • 玉台文苑

    十二卷。此集分为两部分。《玉台文苑》为明江元禧编,《续集》为江元祚编。江氏兄弟,元禧自署醴陵、元祚自署横山。其籍里生卒均不详。疑元禧自托江淹后,袭其侯国之名。其书录女子之文,自周讫明,中间多采小说传奇

  • 香东漫笔

    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大部分内容记述金石考证、诗词评论方面的内容,其它方面则记载了一些掌故、版本、名人轶事之类内容。作者所著笔记较多,此书可与作者的另外几本金石词话类书互相参证。书中所载的写本《白石

  • 瑞昌县志

    十卷。姚暹修,冯士杰等纂。姚暹,字智泉,湖南湘阴人,进士出身。同治九年(1870)任瑞昌知县。考瑞昌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江宁创修;雍正四年(1726)郝之芳再修;乾隆二十年(1755)蒋有道三

  • 湘军记

    二十卷。清王定安撰。王定安生卒年不详,字鼎丞,湖北东湖(今宜昌市)人。以名孝廉由州县历任监司,长期居于曾国藩、曾国荃等人幕中,熟悉湘军史实掌故。因王闿运《湘军志》对湘军多贬词,对曾国荃讥评尤甚,且成书

  • 雪洲文集

    十四卷。明黄瓒(1455-?)撰。黄瓒,字公献,仪真(今江苏仪真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江西右布政使,历山东巡抚,终官南京兵部右侍郎。著有《雪洲文集》。此集系其子黄襄所编刻,凡十四卷

  • 程氏考古编

    十卷。见《考古编》。

  • 朱子实纪

    十二卷。明戴铣编。戴铣字宝之,婺源(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给事中,以弹劾太监高凤,诏下狱,廷杖至死。《明史》有传。《朱子实纪》一书详细记述了南宋著名学者朱熹生平学术的始

  • 中庸谊诂

    一卷。马其昶(详见《大学谊诂》)撰。是书为其昶所著《三经谊诂》之一。《中庸》分章,诸家各异。郑注孔疏分为三十三节,朱子沿袭,只与注、疏本的第次不同。其昶则分八章,而各申明其说。其诂:“中庸”二字,说“

  • 杜韩集韵

    三卷。清汪文柏(生卒年不详)撰。汪文柏字季青,号柯庭,浙江嘉兴人。官兵马司指挥。本书取杜甫、韩愈二家之诗句,按今韵摘出,编在每一个字下,以供吟咏学习之用。共三卷,每卷又分上中下。所摘之句,不著原诗题。

  • 教坊记

    一卷。唐崔令钦撰。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据《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载:崔令钦,开元时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肃宗朝,迁仓部郎中。唐开元、大宝年间,俗乐十分繁荣,教坊即朝廷设置的专管歌舞、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