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宁县志

新宁县志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张葆连修,刘坤一等纂。张葆连,汾阳人,曾任新宁县知县。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咸丰五年(1855)率团练从清军镇压太平军。后从族侄刘长佑编入湘军,转战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十一年授广东按察使。同治元年(1862)迁广西布政使。二年围攻黄鼎凤起义军。十一年署两江总督。光绪元年(1875)擢两广总督。二年迁两江总督。六年俄国以交还伊犁借端要挟,奉诏筹办防务。九年法国侵略越南,疏请派兵出关驻扎谅山等地,与越南共同抗法,并建议联合黑旗军。十七年奉命帮办海军事务。二十年日本犯辽东,金州、旅顺悉陷落,北洋海陆军皆失利,奉命为钦差大臣驻山海关,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次年在辽河战役中全军溃败。二十五年慈禧太后立溥为大阿哥,阴谋废黜光绪帝,上疏抗争。二十六年加太子少保。义和团运动暴发,力主镇压,并与张之洞倡“东南互保”。次年又与张联上三疏请变法,以兴学为首务。著有:《刘坤-遗集》。道光三年(1823)知县张德尊补其前任所修县志成书三十二卷。然其芜杂遗漏,文献颇不足述。张葆连任县令后,延刘坤一为总纂。采张志之可录者,另增补其所无,纂成此书。《新宁县志》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为二十六卷首一卷。卷首为序、凡例、星度等。正文分二十一目。卷一,舆地、形胜。卷二,沿革表。卷三,疆里表。卷四,职官表。卷五至卷八,人物表。卷九至卷十,列女表。卷十一,山水志。卷十二,赋役志。卷十三,水利志。卷十四,典礼志。卷十五,学校志。卷十六,兵事志。卷十七,营造志。卷十八,祥异志。卷十九,风俗志。卷二十,物产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艺文志。卷二十五,名宦传。卷二十六,人物传、列女传。此志所绘疆域、关隘等图颇为精审。形胜志中不仅叙述境内扼塞险要之处,且详举历代用兵之胜负以证之,实为佳志。

八卷,清复成修,周绍銮纂。复成,曾任新宁县知县。周绍銮,举人。新宁县志创修于雍正县令窦容邃,增修于县令周金绅,再续于县令黄位斗。兹编则为续黄志而作。《新宁县志》同治八年(1869)刻本。全书共八卷。此志分门别类,亦如他志。惟卷三风俗丧礼不用僧道,炷香绕柩,默诵卦名,自乾元以至利见大人,或诵大学一过,既非宗教,亦乖礼经,载之志乘,诚为创见。卷六人物,割股别列一门,男女至二十八人之多,每人之事实皆详细叙述,实可见当时民风之一斑。卷八艺文,有兰州知府龚景瀚《坚壁清野议》,他志虽也有提及,但只知有此议、有此名氏而已,兹志乃叙其缘起,谓嘉庆三年(1798)甘肃兰州府知府入川,久历行间,谙悉形势,著坚壁清野议,未被采纳,有识者惜之。其叙述十分详细,可供后人参考。

①四卷,清王暠修,李郁、陈份纂。李郁,邑举人。陈份,顺德举人。邑志创始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县令陈元珂,后四次续修。雍正八年(1730)诏修直省通志,檄行郡县,续康熙二十二年(1683)后史事,厘旧增新,历五月书成。《新宁县志》乾隆三年(1738)刻,嘉庆九年(1804)补刻本。此志纠前志失实处尚多,核田赋与现行会计册数目,改建置经政位置所失,理山川杂掇,删人物传冗蔓及俗语等。因此志前之旧志今皆无存,故考新宁以此志为基础。②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何福海、郑守昌修,林国赓、黄荣熙纂。何福海,郴州人,廪监,光绪十五年(1889)任知县。林国赓,广东番禺人,进士。自乾隆三年(1738)王暠修《新宁县志》后,嘉庆八年(1803)举人李鹏飞续补二册,体例未善,事例仍多可采。道光十九年(1829)县令张深复修。此后五十多年间,灾祥、人事变动、赋役、人口增减,名宦乡贤,忠义孝节;况且同治间,土客义和,田土互换,设立赤溪厅,划地分疆,更改营制均未纂辑。光绪十七年(1891),县令何福海恐史事年久失考,开局选贤,纂修县志,聘郑守昌、黄荣熙编辑,林国赓润色。历一年书成。《新宁县志》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全书共二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图说,卷二沿革表,卷三至卷四职官表,卷五至卷六选举表(仕宦、封荫附),卷七至卷八舆地略,卷九至卷十建置略,卷十一至卷十二经政略,卷十三至卷十四事纪略,卷十五艺文略,卷十六古迹略,卷十七金石略,卷十八至卷二十五列传,卷二十六杂录,卷末附捐册一卷,共十三门。此志基本保留前志体例,只续补职官、选举。艺文略则列书目,附提要说明,颇明简。有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 读左一隅

    三卷。清姚东升撰。东升字晓山,绣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事迹不详。据编首杨炳图序及东升自序,知为乾隆、嘉庆时人。此书成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共上中下三卷,合为一册,为东升手稿本。其书不完全解释全经,但有

  • 百僚金鉴

    十二卷。清牛天宿撰。牛天宿,字觐薇,山东章丘人。康熙中官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知府。本书之撰,是为各级官员提供从政之借鉴。卷一至卷七为总论,以中央及地方之职官为序,首列各职官之名称,下述历代沿革情况,

  • 封川县志

    二十二卷续志二卷,清方尚祖纂修,胡璇续纂修。方尚祖,字宗道,福建莆田人,举人,万历四十五年封川知县。胡璇,浙江山阴人,知县。明正德十一年(1516)乡进士陈绽,始编邑志,嘉靖间时有续修,万历间,邑人岑

  • 历朝赋楷

    八卷。清王修玉(生卒年不详)辑。王修玉,字倩修,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间贡生。著有《松壑堂集》等。此集为历代辞赋总集。所选之作上起周末,下迄清康熙中,共收辞赋一百六十七篇。编成于康熙二十五年(1

  • 恩诵堂集

    十四卷。朝鲜李尚迪撰。李尚迪字惠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集中有关内容推断,他是因出使来清而长住的朝鲜官员。据该集前《自序》载:“尚迪少承家学,壮资师友,粗涉文艺,略有撰著。上下三数十年,交游唱酬遍海

  • 刘古直集

    十六卷。明刘珝(1426-1490)撰。刘珝,字叔温,号古直,寿光(今山东寿光县)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1474)屡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兼翰林学士,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

  • 周易浅解

    四卷。清张步瀛撰。张步瀛字翰仙,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过去房融在评《楞严经》时称为笔受,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可能是未检之故。其凡例说“家传易学已历六世

  • 文泉子集

    一卷。唐刘蜕(约860年前后在世)撰。刘蜕,字复愚,号破天荒,自号文泉子,长沙(今属湖南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大中进士,诗文家。曾任左拾遗,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因上疏弹劾右拾遗令狐滈恃权纳货罪,触

  • 西汉节义传论

    二卷,清李邺嗣撰。李邺嗣字梁堂,鄞县(今浙江奉化县)人,《西汉节义传论》主要是论述了西汉时期一些著名的人物事迹,以其节义之概,论而辑之。王应麟因班固的《汉书》中没有记载西汉时一些人杀身成仁之美的事迹,

  • 簪花阁诗集

    一卷。《遗稿》一卷,《悟笙唱和初集》二卷。清郭润玉(见《湘潭郭氏闺秀集》)撰。此书是《湘谭郭氏闺秀集》其中之一。此书前有郭润玉所写自序,共收诗一百五十首。《悟笙唱和初集》是郭润玉与其夫李星沅唱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