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山文录

方山文录

二十二卷。明薛应旂(约1550前后在世)撰。薛应旂生平详见《四书人物考》(辞目)。是集凡二十二卷。乃应旂自行编定。应旂初宗姚江学派,又入河东学派,以良知为主。大体出入朱熹、陆九渊之间。集中论学瑕瑜互见,盖亦由此。应旂与李、何崛起之时,独毅然不变风气,亦属可贵。其文以时论见长,古文亦能自抒胸意。如《识势论》抨击空谈误国之流弊,指出“党锢兴而汉社屋,玄谈盛而晋室倾,清流浊而唐祚移,学禁作而宋舟覆。其初文雅雍容,议论标致,不过起于一、二人之猎胜,其究乃致怨恶沸腾于寰中,干戈相寻于海内,而溃败不可收拾。”可谓真知卓见。其史论文章大体平允,然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此集有《常州先哲遗书后编》本存世。

猜你喜欢

  • 通鉴地理今释

    十六卷。清吴熙载撰。熙载原名廷风,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仪征(今江苏仪征县)人。是书释以今地,多采齐次风、戴东原、徐呈伯、董方立、沈子敦之说,对《通览》中所载地名之异同沿革予以考证,指出其今名。熙载

  • 锄经余草

    十六卷。清王文清(公元1688-1779)撰。王文清,字廷鉴,一字九溪,湖南宁乡人,年九十二岁。少工文学,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岳州教授,乾隆初,以荐为三礼,律吕各馆纂修官,补内阁中书,考授御史

  • 学庸图说

    一卷。清侯连城撰。连城字宗璞,江苏梁溪(今江苏无锡)人。是书首有连城自序及例言。四书中《论语》、《孟子》随时记录,不相联贯。唯《大学》、《中庸》逐节相生,脉络交贯,由一章化为全部,而全部又归于一章,其

  • 西陲要路

    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字鹤皋,山西寿阳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编修。擢中允。大考降户部主事。嘉庆初由郎中监督宝泉局,以局库亏铜案发遣伊犁。未几赦还。卒于保定书院。祁韵士遣戍伊犁时,伊

  • 晋石厂丛书

    十种,十一卷。清姚慰祖编。姚慰祖,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其父姚觐元曾刊刻《咫进斋丛书》,收书数百卷,多坊间流传的著作。姚慰祖承父志,又刊刻《晋石厂丛书》,共十种:梁阮孝绪《七录序》一卷、清顾炎武《九经误字

  • 王韶之晋安帝纪

    一卷。清黄奭辑。王韶之(380-435),字休泰,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曾任黄门侍郎领著作郎。入宋,又历任侍中、礼部尚书、吴兴太守。著有《晋安帝纪》十卷,又称《晋纪》、《晋安帝阳秋》。记东

  • 问经堂丛书

    十八种,三十一卷。清孙冯翼编辑。孙冯翼字凤卿,一作凤埔,承德(今辽宁沈阳)人。其人笃嗜古书,受孙星衍熏陶甚深,其父曾官江南藩司,余事不详。本书并非同时同地付刊,约当嘉庆二年至七年,刊于山东江南等地。所

  • 大别山志

    十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著有《黄鹄山志》等。《大别山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十卷。艺文则占六卷。兹篇详考古称之大别山于今之何处。古大别山在今何处,历来众说不同。《尚书》禹贡曰,内方至于大别

  • 春秋左氏传答问

    一卷。刘师培(详见《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撰。民国元年(1912)刘师培游四川,主持成都国学院事,兼任国学学校讲习。学生向他请教有关《左传》的问题,他就随时加以解答,记录下来共二十七条,汇为此书。他大

  • 说文凝锦录

    一卷。清万光泰(1712-1750)撰。光泰字循初,号柘坡,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丙辰(1736年)举博学鸿词,试罢,旋中是年举人。著作尚有《转注绪言》、《汉音存正》、《遂初堂类音辨》等。是书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