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凌扬藻撰。扬藻字誉、钊,自号药洲花农,又号蠡勺,番禺(今属广东省)人。该书是作者研读《春秋》的心得,条录而成,对前人的观点加以辑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大抵综合三传,折衷众说。该书有清同治年间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二卷。清末袁祖志(生卒年不详)辑。祖志,江苏上元人,袁枚曾孙,官上海知县,殉刘丽川之难。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穆宗崩,无子,论序本有当立者,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可读以为未合祖制,故以死谏。现有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六卷。明徐懋升(生卒年不详)撰。徐懋升,字玄举,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徐懋升因田艺衡所作之《留青日札》,颇为驳杂,于是对其进行删节,去其繁芜,仅存六卷,因名之曰《留留青》。书前有乔时敏所著的《田子艺
三十八卷。清张履祥(1611一1674)、吕留良(1629-1683)编辑。张履祥字考夫,号念芝,又号杨园,浙江桐乡人。清思想家,农学家,著有《读易笔记》、《读史偶记》等。吕留良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
三卷。清陈开沚(生卒年不详)撰。陈开沚,字宛溪,四川三台县人。家世清贫,亲身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植桑养蚕。经过十余年的劳作,受益颇多,使他较为深刻地理解了农田生产与植桑养蚕的关系,认识到农桑并举更有利
一卷。清蒯光典(1857-1910)撰。光典字理卿,一作礼卿,安徽省合肥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淮扬海道,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官。曾师事张之洞,受张之洞聘主持两湖书院。在教授某君撰“文王受命改
三十三卷。清周鲁(生卒年不详)撰。周鲁字南林,无锡人。此书为抄录类书而成。其内容全不注明出处。有的舛误相因,并无新意。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题下注云,记一作事。所引《开元占经》六十三条,均抄自马国翰辑本。附以见《御览》者十条,其中同见《说郛》《古微书》者九条,单见《说郛》者一条。所引“大角为坐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