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八卷。龙文明修,明赵耀、董基纂。龙文明,江西永新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二十七年(1599)任莱州府知府。赵耀字见田,掖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庶吉士,历官至河南提学佥事、浙江提
见《平定粤匪纪略》。
八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轩先生,安徽省桐城县人。乾隆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入四库全书馆为纂修官。后乞养南归,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达四十年。受业于刘大槐,博
九卷。清王嘉铣(1861-1919)撰。王嘉铣,名如曾,更名嘉铣,字少沂,又字劭宜。铜山(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晚号蛰庵。劭宜之父得力于庐陵派,骈体文则承六代之芳润。诗尤深造,得《骚》、《雅》之遗轨。王
一卷。唐崔令钦撰。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据《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载:崔令钦,开元时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肃宗朝,迁仓部郎中。唐开元、大宝年间,俗乐十分繁荣,教坊即朝廷设置的专管歌舞、伎
二十三卷。《外集》一卷。宋周麟之(1118-1164)撰。周麟之,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为武进尉。绍兴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
① 三十八卷。清张甄陶撰。甄陶字希周,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是书首有蒋士铨、郑大进序,又有甄陶自序及凡例。是书遵守朱子集注,专以阐发注中所涵之奥,与注外未尽之词。因朱注明白易晓处,尽人皆知,故不重
一卷。英国伟烈亚力(详见《几何原本》)口译,长洲王韬笔述。《重学浅说》一卷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重学原始,即简述重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后半部分为重学总论。这部分内容与艾约瑟、李善兰译本《重学》的首卷
七卷。明杜思撰。思字子睿,邓县(今属河南)人。嘉靖进士,官至青州府知府。是书皆载上古之事。其目有二:原始考,始自盘古氏讫于燧人氏;读坟考,始自庖牺氏,讫于帝魁。编年纪月,记动、记言,全作策书之体。题曰
一卷。清黄恩彤(1801-1883)撰。黄恩彤,字石琴,宁阳(今广东宁阳)人。道光六年进士,官至广东巡抚。有《知止堂集》十三卷,《续集》六卷,《飞鸿集》诗一卷,《秋声词》一卷,《飞鸿集》文一卷。版本有